阅读记录

第39章 鸡毛蒜皮[2/2页]

龚家祠 陈代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知道有赵桓,还说李纲在家乡邵武成立了铁军,其目的不是为了真正抗金,而是做好与朝廷对抗的军事准备,倘若此次镇不住李纲,将来的大宋还指不定要闹出多大的祸乱。
      这些王爷们都想进京到钦宗的面前好好表现一番,于是除了三皇子赵楷没有抵京外,其余的王爷都陆陆续续地来到了京都汴梁。
      福宁殿无疑成为京都汴梁最为忙碌的一块宝地。
      十二王爷赵植奏言:“几个老王爷说,因天太冷,就暂且不来京城,但要我们做晚辈的转告皇上,这大宋是我们赵家人的大宋,而不是他们李家人的大唐……我赵植也认为这些个老王爷说得很对,李纲就是大唐李氏的后裔,他的老祖宗还曾经做过建州的知州。不过,人才难得,尤其在军事方面,他李纲就是个天才,在大哥做出最后的决定之前,一定要仔细分析,反复斟酌,否则,后悔都来不及了。”
      钦宗忖思:“这显然是白、李二位大人在暗中捣鬼,竟敢模仿我赵桓的笔迹,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来人呀!快传白时中和李邦彦进见。”可是,正当心腹太监灵宝前来领旨时,钦宗又推说没事儿,是自己因为口糙,想练几声嗓子,所以才大声地吼了几口。
      宋钦宗是这样想的:其实那些王爷们说的没错,李纲也太小人得势了,他说话的那个语气,简直自己就是当今的皇帝,再说建立铁军是为了朝廷招安,即可免除给地方造成的伤害,又能为朝廷多建立一支抗金武装,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可在这般大好事的里面,到底有没有掺杂一些李纲个人的因素在里面,我赵桓对此全然不晓,不得不防,再者,处理铁军也是我赵桓树立个人威信的最好时机,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但要拿捏好分寸,就像十二弟所说的那样,军事方面的人才难得,朕须处理得当且恰到好处。
      且说,汴梁保卫战胜利之后,极大地鼓舞了京都将士的抗金决心,当得知指挥这场战役的是福建邵武人李纲时,大家个个都伸出拇指,皆夸李纲是我们大宋王朝的文武全才。
      可是钦宗派出去的谈判人员,却谈出极为糟糕的结果来,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金人虽然失败,却得到了大宋赔给他们的土地和钱币,李纲得此消息后,怒不可遏,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宋钦宗赵桓居然和他的父亲一样胆小、懦弱,李纲对此忍无可忍,决定再次无召闯殿。
      吴敏一看,是李纲来了,他连忙亲自拦阻,重声喝道:“皇上考虑的是大宋整体的利益,大丈夫能屈能伸,现在的软弱是为了将来的强大。”
      李纲愤怒吼道:“这便是你们汉奸卖国贼的最好借口。”
      看到李纲的师兄过来了,吴敏急忙说道:“快快快,帮个忙,我们一起把李纲给架回去,像他这般样子,是要闹出人命的。”
      回到李府,黄潜善哀叹道:“师弟都是有两个孩子的父亲了,那官也做到了正三品的武官——兵部侍郎,可你做事怎么还像个小孩子一样激动非常,人家吴敏算是对你不错的了,从福建沙县到京都汴梁,他吴敏上上下下都帮了你师弟不老少,可你竟然还向着人家又吼又闹,像你这个样子,能见皇帝吗?”
      “师兄也别光说我李纲,打了败仗,我们无话可说,可现在是我们胜利了,他金人凭什么拿走我们的土地和钱币,甚至还偷鸡摸狗,盗走了我们大宋的才子宇文虚中和吴激。”
      “我们是官小,格局自然也小,人家是一品大臣,九五之尊,他们想的、做的都是朝廷和社稷的大事、要事,而不是眼前得失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好你个师兄黄潜善,割让河北的太原、中山、河间三镇,赔上20万两的白花花银子,居然说是鸡毛蒜皮的利益小事儿?我的好师兄,您也太大方,太能送人了。”

第39章 鸡毛蒜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