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定然是想着自己的后事会如何发展,依小的看,事情并不是老爷您所想象的那么遭糕,你不是还有自己的舅舅黄潜善吗?黄潜善和太宰张邦昌、太子赵桓的关系紧密,皇上既然派你的舅舅来到邵武,他就肯定不会将您治罪,而是会给足太子赵桓的面子,让您老爷立功赎罪,当然,郭子敏一死,必将牵扯老爷您,是老爷……”
“还好意思说,不都是你师爷馊主意。”
“先前之事暂且不提,等过完这个坎后,老爷要记取教训,我们不能再嚣张跋扈……”
“但愿吧!若能逃过此劫,我熊和贵就一定会改邪归正,重新做人。”
陈世明微笑道:“老爷也不必太过认真,只要迈过这道坎,将来必定是逢凶化吉且顺风顺水……”
“在这做啥?太尉高俅他到处找你。”
见是自己的舅舅,熊和贵问询道:“太尉找下官所为何事?他应当不会治外甥之罪吧?”
“没什么大事,不过,日后外甥可得处处小心,别再出了什么事端了,否则,舅舅也无能为力。”
熊和贵连忙应诺:“舅舅请放心,吃一堑,长一智,和贵我定然痛改前非。”
没想到的是,太尉高俅亲自宣读的这道圣旨,并没有说到皇上要降罪邵武军府,而是让熊和贵保留原来职务,不过,皇上要军府熊和贵保证日后的隐军供给,否则,绝不姑息,坚决严惩。
皇上的圣旨宣读完毕,李纲便悄悄地问了问身边的高俅:“大人,我李纲可否还去沙县?”
“去沙县干嘛?难不成还想去小小的县城当个税监?你老弟还是安心待在邵武,等到隐军成立,你再回去京城也不算迟。”
“名不正,言不顺,我李纲现在不还是个被贬职的小小官员?到时候,谁会听我李纲的?”
高俅大笑道:“我就知道你李纲会有这么一出,放心吧!都给老弟准备好了,你自己看看皇上的圣旨。”
“什么,让我李纲代表朝廷当隐军的监军?皇上究竟是怎么想的,真要让我李纲留在家乡不回京城?”
“你老弟不同意,也没有关系,我高俅回京后,一定会如实汇报徽宗皇帝。”
李纲一听,着急了,连忙道:“别呀!我李纲从命便是,不过,我李纲还有个小小的要求,隐军这名字不怎么好听,还是改个字,我们邵武军城素有铁城之誉,能否将隐军,改成铁军,当然,这支队伍的性质隐秘性质仍然不变。”
“小事一桩,我高俅也和你李纲一样是这般的想法”
高俅在邵武住了几天,期间,他和黄潜善、李纲一起走进先生黄履亲自创建的故县学堂,还到了先生黄履的墓地祭祀、瞻仰。
李纲饱含热泪地对师兄说道:“先生曾经说过,良臣比忠臣重要,并希望我们要相互提携,互相照顾,切莫勾心斗角,你倾我轧,一定要为强国富民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黄潜善没有回应,而是向着先生黄履的坟墓拜了又拜。
待高俅和黄潜善回京后,李纲和龚自生上了一趟洋塘的顶子山,他们在现任道长邱正和的引领下,来到了安葬雷明子的墓地,这墓地好生奇怪,它没有任何茔苑,也看不到任何坟垄,后听邱道长介绍说,装有雷明子的骨灰盒是放在身边的树洞里。于是,李纲、龚自生连忙点香、燃烛,虔诚跪拜,直至跪到最后一抹香灰掉落在地。
“老爷不好了!郭东桓他不见了。”
龚自生一听,急忙询问赖子保:“到郭先生的坟地看过吗?”
“看了,都没有。”
李纲建议道:“若这般,我们还是赶紧报官。”
可当龚家报了官府后,熊和贵只是假模假样地让捕头戴明派人寻找,可三天过去,毫无结果,熊和贵便以郭东桓无故失踪,草草结案。
第28章 虔诚跪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