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章 怒不可遏[2/2页]

龚家祠 陈代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太师的礼品,恕李纲不能接受,我还是那一句话,下次的殿堂朝会,我李纲一定要弹劾蔡京。”
      黄潜善气得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他现在唯一期盼的是,朝堂之上根本就轮不到师弟李纲的疏言奏语。
      因为蔡京太师七十大寿的那一天,宋徽宗赵佶喝下了太多的黄酒,所以朝会也只好延后举行。
      大宋朝廷的朝会规矩是,首先让文臣疏言,其次武将,这般由文至武,由大到小地依次启奏,要是轮到像李纲这般品级的官员,恐怕都要超过朝会所限定的时间。
      可朝堂上,李纲无法再等下去,当轮到二品武官,太尉高俅奏疏时,李纲连忙插队,跪地启奏。
      徽宗今日的心情还算是不错,他不但没有怪罪李纲的无理插队,还饶有兴趣地让李纲慢慢奏言,吓得师兄黄潜善惶惶不安且一身冷汗。
      “启禀万岁:宣和元年京师发大水,城西淹得渺茫如江湖。灾情严重,导致漕运不通。灾害必有其发生之缘故。防灾虽然不易,但也必有消灾之策。”李纲紧接着又分析道:“这次水灾,是因为京西水利长年失修,河水溢出,灌入京城。他认为,水利失修不单是个技术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当朝大佬不思国政,把朝廷拨给水利修缮的款项,都用到了搬运花、木、竹、石以取悦皇上,而结怨民间,由此才引来了天灾、人祸。现在又是涨洪水的季节,如果还是那样,那么宣和元年的情景就会再次出现。老百姓又会受累、遭殃。”他又说道:“要畏天威,固民心,守士用,严守卫。”这篇著名的奏疏,题目叫做《论水便宜六事奏状》,他当头棒喝在朝的君臣:“水灾问题非同小可。要想救灾的话,那些劳民伤财的花石纲,能省就应该省,各地凡是受灾的,秋租应一并豁免,水过之后,安置居民,借贷赈济,无令复业,无使失所。总之要安抚好受灾的老百姓。”对于玩忽职守的水官,李纲则提出:“要诛水官之,不胜任者,以正典刑。”就?仁蹋ɑ鹿伲┩馀傻奈侍狻⒉叹┧?窍不度斡米约旱哪涣牛?罡僖蔡岢隽搜侠髋?馈@罡俚淖嘌蕴跆醵际钦攵曰实刍兆诤退?某璩肌傲?簟保??一髦衅湟?Σ棵拧;兆诘拿济?羲??丫??值纳????罡偎祷澳烟?⑻?澹?坏愣济挥泄思盎实鄣拿孀樱??缘背“樟怂?难灾埃?A怂?嗖煊?返男惺怪?ā
      京城水灾时,当朝宰执正是权臣蔡京。李纲这道奏疏一上,得罪的当然就是蔡京太师。而此时宋徽宗的大部分意志,已被蔡太师所左右。所以李纲提的这些意见,等于一头撞在了铜墙铁壁上。
      退朝后,大家都知道李纲惹火烧身了。虽然很多人暗自叫好,李纲把自己想说却不敢说的话都道了出来,但没有谁会和李纲同舟共济,甚至都怕和他走近,以免惹祸上身。也有些人不以为然地说:“你急什么急啊,到时候他又没有什么事情的,几年前他就说皇上联金抗辽的事情不妥当了,你们可知道收复燕云十六州那可是先皇最大的心愿啊。皇上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对他倍加关照。没事,也许李纲很快就能恢复职务。”
      这时候,那个胆大的高俅太尉走到了李纲身边且十分关切地说道:“今天这话哪能在朝堂去讲呢?要是在陛下书房说,就凭陛下平常对你的那个态度,也许真没有一点儿事情,这就是为官的策略问题,我看你啊,也是一个性急且直率之人,为了大宋朝廷,不顾个人安危。不如叫蔡京太师帮帮你,皇帝很多事情都是听他的,你与太师又都是福建人氏,也许他会帮这个忙的,大丈夫嘛能伸能屈,只要自己向太师低个头,认个错,太师和皇帝都会原谅的,你看如何?”李纲头也没有抬,仍然往前走去。
      见李纲不以为然,高俅无可奈何地说了一句:“可惜了,十年寒窗啊!”
      此时黄潜善也走了过来,可师兄弟话不投机半句多,其结果只能是忧心忡忡且怏怏不乐。

第22章 怒不可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