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章 万般无奈[2/2页]

龚家祠 陈代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于事无补的呀,小弟还是去找下好友郭子敏,问他如何看待这件事。”
      “你小弟竟然会听邱正和这个恶道的胡咧咧、瞎嚷嚷,还说他能够让刘太尉撤兵返城,护城的兵马是让他给说退了的,可没过几天,三弟却遭人陷害,关进死牢,还有你的好友郭子敏,俩父子天天吃住在龚家,难道就没发现,三太太和游管家有什么异常举动……”
      莲花山土匪大当家李仁宗力劝道:“大哥说话有失偏颇,说良心话,筵席的那一天还确实要感谢人家邱道长,要不我们几个人,不是被震天雷、霹雳火炮炸死、轰死,就是被护城的兵马捉去军城的大牢里,再说,他邱道长又不是神仙,哪会晓得三太太和游管家会与军府的师爷狼狈为奸,他们苟且一起害我三弟?而郭先生是个读书人,他也想不到,三太太会是个害夫夺权的坏女人。”
      “既然两位弟弟都说人家邱道长和郭子敏的好话,那我李子森也不便多嘴了,但有一点我们三人可都要记牢了,不管日后的形势会如何变化,只要龚家还有后人,我们几个,哪怕是我们的后继者都要听从他龚家后人的领导指挥,对此提议,两位弟弟的意见如何?”
      李仁宗和朱道明皆异口同声地说没有意见。
      且言,此时官至监察御史的李纲因在朝堂上公然反对以蔡京为首的六贼们把持朝政,又对宋徽宗赵佶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的行为予以抨击,大肆挞伐。徽宗皇帝便一气之下,将李纲贬谪福建的南剑沙县。
      说句良心话,徽宗对李纲还确实不错,这不仅是因为李纲人长得好看,而是他对朝廷内外政策更是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和特别主张,加上李纲父亲的辞职是自己一手造成,因此,徽宗对李纲格外关照,没过多长时间,李纲的职务便很快就超过了比他要早两年就进士及第的师兄黄潜善。
      黄潜善进士及第后就被吏部拟命为筠州(今江西高安)通判,通判都当了好多年,自己的师弟李纲都成为京都官员,即:大宋朝廷的监察御史,而正当他为自己的前程感到黯然沮丧之时,京官张邦昌却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来到了筠州,黄潜善知道张大人是徽宗身边的近臣,只要给了钦差好的印象,自己有朝一日,就能像师弟李纲那样成为大宋京官,果然,张邦昌回到京城后就对黄潜善大加赞赏,宋徽宗立马改掉以往重用蔡京人马的不好习惯,将黄潜善派至河西、河东两省视察地震灾情,由于他的做法符合圣意,因此很快便调至京城,并由六品的筠州通判,连升三级,成为大宋朝廷的户部侍郎。
      黄潜善当上京官后不久,便巴结上了同省的权臣蔡京太师,而当李纲成为大宋朝的监察御史还不到半月的时间,他就碰上了蔡京太师的七十寿诞。
      当然,与蔡京同省的黄潜善和李纲都收到了太师府送来的精致请帖。
      “我和蔡京又没交情,参加什么七十寿诞?要去师兄去,我李纲还用不着巴结奸臣蔡京太师。”
      黄潜善一听,连忙捂住了李纲的嘴巴,轻声责怪道:“师弟究竟是怎么搞的?能参加蔡太师的寿诞是一件让人多么光荣的大事情呀!可师弟不仅不予珍惜,还说了些不好听的风凉之话。”
      “我是吏部任命的监察御史,对蔡京等人的所作所为实在是看不下去,我李纲正准备在哪一天的朝堂上弹劾太师蔡京呢,没成想,人家却送来了一张太师府的请柬书。”
      “师弟太就是太天真了,你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又怎能弹劾人家蔡太师呢?别和自己过不去了,像我们现在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可以说是光宗耀祖,就是我们的先生黄履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很欣慰的。”
      李纲坚决不去,黄潜善因事先向蔡太师表过态,说是师弟李纲一定会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只好跪在地上恳求李纲。
      “师兄是要折煞师弟的呀!行行行,看在我们是同乡、同学还是亲戚的分头上,我李纲就到太师的府里走一趟。”

第20章 万般无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