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一切都是因为夏侯渊头脑不行,他到现在也不清楚原来多大死的。才会对自己死了而感到难受。
“马超。”
在众人还在对夏侯渊姘头批评的时候。
马超二字响起,众人也就把夏侯渊抛在脑后,没办法人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存在,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现在又来了一个大佬级别的人物,肯定是听现在新的大哥的事情啊。
“马超,一代枭雄。”
听听,你听听枭雄啊,我儿子是枭雄啊,马腾开心的不得了,这儿子真好,成为一个父亲最大的期望几乎都是望子成龙,现在自己的儿子是一代枭雄,马腾肯定开心啊。
“建安元年,马腾和韩遂因为部下产生摩擦导致两人互相攻杀。马超随马腾与韩遂的战斗,与阎行相战,阎行袭击马超,矛被马超折断,阎行用断矛差点杀掉马超。”
看看,你听听这是什么话,说点好的不行吗,一来就是死死的,给马超留点面子呗,现在的马超人家还是个孩子呢,不至于这么针对啊。
众人只是听到这么一句话,就已经开始惋惜起了马超,主要是大家听惯了众人的凄惨人生,开始替马超惋惜了,起来,不过你们能不能平等对待啊,你听了孙策的人生,巅峰高光时刻多么牛掰,你在看看最后死的多块啊,要放平心态,马超这还没死呢,不要那样,不好。
“建安七年,袁尚部将高干和郭援联合南匈奴单于呼厨泉进攻河东掠取关中,司隶校尉钟繇,写信给马腾、韩遂,陈述其中利弊关系,又派张既、傅干等人去劝说,请求马腾、韩遂出兵援助。马腾派马超率领万余人进入关中援助钟繇,朝廷任命马超为司隶校尉督军从事,讨伐郭援、高干等。郭援在率大军渡过汾河时,马超率领自己的军队在郭援渡河过一半的时候截杀。作战过程中,马超的脚部中箭受伤,但马超没有退缩,用布裹住受伤的脚,继续率军作战,大破敌军,马超部将庞德亲手将郭援斩杀,随后高干和单于呼厨泉投降。”
你听听,这说的,咋感觉除了字多,可是这也体现不出马超的厉害啊,就是用字出掩盖马超的菜吧!还不如不说。
“曹操担任丞相时,曾想招揽马超入朝为官,但马超没有前去赴任。讨伐郭援后曹操借汉献帝诏拜封马超为徐州刺史,但马超依旧没去赴任。曹操改封马超为谏议大夫。”
此时所有人听了马超的操作,大家都觉得马超不给面子曹操面子,人家都这样你还不上岗。
事出反常必有妖!
不过说这些干嘛啊,你来点马超的光辉岁月啊,合作马超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吗?
“建安十三年,马腾在张既的劝说下入朝为官,被任为卫尉。马超的两个弟弟马休,马铁也被封奉车都尉、骑都尉,唯独马超留守凉州,被封为偏将军、都亭侯,统领马腾的部队,割据原来马家势力所在的“三辅”,依旧屯兵于槐里。”
行吧,合着这是人家马超有想法啊!不过为啥马腾入朝去了呢,明明都知道自己的大儿子不想臣服于朝廷,臣服于曹操,你还把自己送去了,让自己的儿子咋办啊。
“建安十六年,曹操派遣钟繇、夏侯渊率领军队出河东,试图经过马超等凉州军阀的领地进攻汉中张鲁。马超认为这是曹操的假道灭虢之计,于是联合关中诸将张横、梁兴、安定的杨秋、河东的侯选、程银、李堪、马玩、成宜等十部共十万人马起兵反曹。马超为了拉拢韩遂,甚至对韩遂说:“如今,马超弃父,以韩将军为父。韩将军亦当弃子,以马超为子。”阎行劝谏韩遂,不要与马超联合。韩遂对阎行说:“如今,诸将不谋而同,似乎有天数。”于是关中联军推举韩遂为都督,随即东进,屯聚于渭河、潼关,建列营寨。关中民众有数万家庭为了躲避战乱而逃奔汉中。史称“韩遂、马超之乱”。”
又是一长短话说了出来,不过不说还好,话多此失,一小子马超成了那个重中之重的人物,认贼做父啊这可是,你也不听听前面可是说马腾跟韩遂火并了吗?人家阎行都差点弄死你,你现在又这样操作。
还有你这情况也不搞清楚,你就跟曹操开战了,大家都觉得,马超应该有问题啊这,马超一下子人气臭了,此时的马超有口难言啊,活着真难,还不如死了呢,被亲身父亲都不认同了,你说这活着还干嘛啊。
第63章张飞抢了夏侯渊侄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