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章 两败俱伤[2/2页]

神剑奇踪 归流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警铃大作,大吼道:“你耍赖,不是说我们彼此都不许伤害吗,你竟然乘人之危。”
      凌轩心里恨啊,来这个世界真是步步维艰,活着真难,自己竟然相信了一个畜生的话,真是自己把自己蠢死了。
      那小狮子可不管凌轩在说什么,走到凌轩身边,咣当一声靠在了凌轩身上,眨巴眨巴眼睛,秃噜了一声,找了个舒服的姿势,闭眼开始睡觉了,看来它也是强弩之末了。
      凌轩感觉这死里逃生的滋味实在是怪异,心里苦笑,这狮子不是说是食肉动物吗,森林之王吗?何时变得如此温顺而又无赖,前一刻彼此生死相拼,后一刻没心没肺的躺在自己怀里睡觉了。
      不过看到对方并没有伤害自己的意思,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此时凌轩也是心身俱疲,索性不再移动,开始运转先天无极真经开始恢复体力。
      好半晌,凌轩似乎觉得恢复了一点体力,神识内视,原来如海的真元还是只有一丝丝,这要是通过吸收天地灵气,修炼到先前充盈的状态,还不知道会到猴年马月。
      先天无极真经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能够无时无刻自动运转,不需要刻意引导,此刻凌轩体内真元几乎是空空如也,虽然有玄天无极真经,不断的在吸收天地灵气化作真元力,补充着丹田气海,但这速度绝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完全恢复的。
      突然,凌轩心中有了一丝明悟,这个世界的功法都是通过人体窍穴,吸收天地灵气,化作真元储存在体内,经过一场大战后,必然损耗殆尽,难以再战,这时候真元的浑厚和多寡就决定了生死。
      因为开辟全身窍穴,以达到吸收天地灵气的条件非常苛刻,因此很多人无法开辟窍穴,走上武道修行一途。
      可是前世凌轩看过的所有典籍,修炼内力并不是依仗窍穴吸收天地灵气,而是通过呼吸吐纳之术,激发体内的潜能,打通人体经脉,由体内自行产生内力,来补充自身。
      若此法可行,对于这个世界那些无法开辟窍穴,来吸收天地灵气的人来说,岂不是也能以吐纳之术增强自身,走上武道修行之路?
      而且呼吸吐纳之术至简至易,人人可学,只需要常年坚持,定会有所收益,眼下为何不尝试一下这种方式呢?
      想到做到,凌轩决定尝试以吐纳之术,来恢复消耗过度的气海。吸收天地灵气对于环境的选择很重要,有些地方灵气浓郁,吸收自然迅速,若到了灵气稀薄之处,就会艰难很多,而吐纳之术则完全没有这个弊端。
      吐纳之术顾名思义,就是呼吸之法,意为吐出浊气,纳入人体所需之清气,以帮助培蓄体内之元气,以达到体力充沛,养生长寿之目的。
      道教认为,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内,以脐带随生母呼吸受气,胎儿之气通生母之气,生母之气通太空之气,太空之气通太和之气。那时并无口鼻呼吸,任督二脉息息相通,无有隔阂,谓之胎息,此时是最佳的先天之境。
      一旦十月胎满,裂胞而出,剪断脐带,其身体穴窍皆闭。其呼吸即上断于口鼻,下断于尾间,变成常人呼吸,常人呼吸随咽喉而下,至中脘而回,其气粗而浮,甚至呼长吸短。
      从此太空太和之气不能下行于腹,而腹内所蓄之先天元气,久而久之,则丧失过多,导致根源不固,百病皆生。
      随着年龄增长,呼吸长短亦发生变化:初生婴儿,则吸长呼短;渐至青年,而呼吸平均;中老年人,则呼长吸短;及至临终,只呼不出,而生命亡矣。
      吐纳之术修炼就是要返本还原,回到婴儿先天状态。吐纳使呼吸归根,保住先天元气,气足则百病可治,固住性命之本,才有可能言谈更高深的修炼之法。
      凌轩按照吐纳之术之呼吸之法,行气之旨,双目微闭,含光内视,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片刻后便呼吸沉稳,气息悠长,两耳摒弃却外界一切干挠,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凝韵听息。
      【作者题外话】:新书求支持,新人多理解,免费票票走一走。

第30章 两败俱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