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午的时候,苏年准时来到沈区长家作客。
他按照自己去别人家不空手的习惯,带了一些应季的水果过来。
按响门铃之后,是沈星?给他开的门。
“进来吧,我爸已经等你有一会儿了。”
苏年走进去的时候,沈冬青坐在客厅,看着报纸喝着茶。
连苏年进屋,他依旧没有抬头看了一眼。
“沈…叔叔好!”
原本苏年是想叫一声沈区长的,可后面又觉得这样叫太正式了。
最后他硬生生把这四个字,憋成了“沈叔叔”。
此刻苏年的状态,多少还是有一丝忐忑紧张的。
毕竟在他以前的生活经历中,也极少有机会接触的副厅级干部。
况且今天还算是求人来着……
“哦,过来了,小苏是吧?”
沈冬青放下了报纸,抬起头就直视苏年的眼睛。
“沈叔叔,你好。”
苏年一时语塞,也不知说什么好,就尴尬的重复了一遍。
沈星?看着苏年窘迫的样子,哪里还有昨天的自信与从容,她呵呵一笑后便说了一句。
“苏年你自己坐,我去洗洗水果。”
之后,沈星?便把这个空间,完全留给两个男人。
“小苏,你给我的那封信我都仔细的看过了。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就对时事有又如此的见解。”
沈冬青稍微放下了一点架子说道:
“我叫你过来,就是想问你几个问题!”
“沈区长,您请讲。”
由于是说正事,苏年立刻换了称呼。
“你说提升下岗工人再就业率,要一个不放过,两头一其抓!一方面要提高他们的创业积极性……”
“另外的一方面,要扶持企业建立更多就业渠道。请问你说的这些企业,就辽东省现在的经济形式,咱们沈北从哪去引进呢?”
沈冬青这个人倒是没有客气,他上来就问了苏年一道“大题”。
这问题他自己,乃至整个省里的干部,都几乎没有人能说的明白。
“沈区长,这个事也不能完全靠引进,我们本地的企业孵化,才是政府应该考虑的第一步。”
讲到这里,苏年侃侃而谈的说道:
“众做周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拿我们这家小微企业来说,有超过一半的员工,以前都是国企的工人。”
“其实在这方面,如果政府能够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说!企业雇用有下岗证的工人,可以免除一部分税费,这样就能提高企业吸纳下岗工人的积极性!”
“政府必须要扶持孵化我们本地的企业,现阶段的形式,我们应该抓好小微企业。提高它们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只要我们当地的经济欣欣向荣。外部的资金也会愿意自己走进来的。”
“咱们沈北才才摆脱,计划经济的时间不长,或者说我们已经落在了后面。关于这一点,沈区长应该了解的比我清楚。”
苏年说的这一席话,他的情绪从紧张到亢奋。
而沈冬青就像是一个,听大学教授讲课的学生一样,生怕漏掉了重要信息。
最后沈冬青缓缓的说道:
“小苏,你的话很有见解,你现在是哪个大学的学生?学的是什么专业?”
“额……沈区长,其实我,我高中还在读呢。”
第36章 高中在读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