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房不远处的侧房,是裴临专门设立的煮药之地,平日治病时,遇到有些病人对火候掌握不好,或病态紧急的话。
裴临便会在此处先帮着病人熬药,一面扇动蒲扇,控制火候,一面具体指给病人,教会其文火何时适用,什么时候关火等等事宜。
云若水这些天无聊的时候,要么猫在房里,阅读帝都近日大火,作者不详的《西厢记》,要么就跟着裴临,看他把脉,抓药,在这侧房煮药等等。
数月相处下来,云若水除了发现裴临的医馆来客越来越多,每天会忙得不可开交时,对医馆也算是非常熟悉了。
熟悉一切以后。
云若水心里觉得整个医馆,除了药房面积,其他的地方真的都很小。
她也不知裴临为何会设立那么大的药房,更不知他为何会有那么庞大数量的草药。
不过,尽管知道药房价值到了不可估量的地步,甚至乎,云若水觉得如果全卖了,可以把云国帝都给买下来。
但这些疑惑也都一闪而过,她没有深究。
甚至连吕虚圣都没有告诉。
因为这样做,她觉得不礼貌。
侧房内。
云若水轻车熟路地来到此处。
先将挂起的器皿清洗了几遍,随后架置在火炉上,把草药“生灵”小心翼翼摆在器皿内。
确认一切就绪后,云若水顺手一挥,施展出一个与她修炼之道相悖的小火球术。
这是灵仙宗修炼启蒙时期,必学的武技之一,纵然与她后期选修灵水之道有所不同,但她总归还是没有忘记,又或是难以忘记。
这种感觉,就如同在裴临前世,选择读理科的学子,依然不会忘记文科历史书里的唐宋元明清一样。
云若水美眸灵转神气,立在炉前,一丝不苟地盯着文火慢熬的“生灵”,注意火候的大小。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她倏的想起裴临煮药时的做法,也有样学样的拿起一旁的蒲扇,慢摇缓扇,控制起火候来。
她仔细在炉前等待,观察熬煮草药“生灵”时,有没有不当之点。
火候稍不对劲,便用扇子控制。
如此反复,过了好一会儿。
云若水觉得时辰差不多了,便揭盖而瞧。
入目的先是一阵火煮过后的温热雾气,扑在脸上,云若水觉得舒舒服服,满意的笑了笑。
随后雾气晕开,被云若水切至薄片般大小的草药“生灵”已通体藕色,看起来嫩嫩的,还散发出些许灵气。
云若水找来汤匙,舀了一勺汤药,轻轻一吹,随后咽入口中。
味蕾绽开,感知药味。
甜的?鼻子了——这是云若水吞下汤药后的第一感觉。
不过云若水并没有感到不妥,反而很喜欢。
甜甜的味道,让她还想再来一口。
这甜味倒不是“生灵”的特性或草药本味。
相反,“生灵”熬煮出来以后,虽然很补灵力,但是味道非常的苦。
苦到什么程度呢?
早年云若水在灵仙宗的时候,便有许多宗门师姐妹,因为“生灵”味道实在苦得跟要搅舌头一样,一群修炼之人,竟然直接选择不吃。
宁愿找其他替代品,或是等灵力自行回复也不吃。
后来也不知道是谁先发明了一种法子,才让“生灵”的使用普及起来。
这法子便是往生灵汤药里放糖,而且糖量越
第84章“生灵”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