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给宁月浅这种闺中小姐看的。
像《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什么的,打杀的情节太多,女子恐怕会不大喜爱。
而《红楼梦》好虽好,但一时半会儿也写不完,需要长期更着。
对比之下,裴临觉得还是先写《西厢记》试试看。
在裴临的前世,《西厢记》可是风靡一时的作品,是由元朝人王实甫所创的杂剧。
剧本围绕主线将矛盾一一展开,全剧波折多又广,悬念不断。
剧情的发展过程,更是环环相扣,先给人以揪心,迫切希望知道后事如何的悬念。
而后又在悬念揭开后,让人产生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扣人心弦,令人读之久久不忘。
它从裴临前世的元朝流传下来以后,便深受闺中女子的喜爱。
而全剧也恰好讲述的是男主张生,和女主崔莺莺因为爱情,引发的一系列阻挠,最终终成眷属的故事。
裴临觉得这应该是闺中女子,无聊之际,最爱看的题材。
尽管他不知道宁月浅会不会因为看多了类似的言情话本,而对这类杂剧不感兴趣。
但听她说市面上的话本剧情单一无聊时,裴临还是有些信心的。
《西厢记》可不是一般言情话本可以比的。
全剧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突破封建礼教的大胆,一般女子想必抵抗不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裴临的前世,这《西厢记》可是禁书。
书中有着各种情欲描写,和反封建思想。
可想而知,这在古代是如何要命的。古人认为女子应该奉行三常五纲,而剧中的描写,却与之背道相驰,所以就被禁了。
但这是异世,《西厢记》还没出来呢,虽然这里的人与裴临前世的古人生活的背景差不多,但思想却因为有灵气修炼等缘故,存在些许差异。
说不定人家不管这些呢。
况且是只写给宁月浅看的,裴临也没有让这书面向大众的打算。
抱着这个想法,裴临便准备开始动笔了,让宁月浅取来笔墨。
将宣纸摊开,研好墨水,在窗前,宁月浅搬来个小圆盘,方便下笔。
随即裴临突然想起:
崔莺莺是相国的小姐,而宁月浅也是丞相的女儿。
也不知道写出来以后,宁月浅会不会觉得自己在影射她呢。
裴临有些失笑。
“你怎么了?”宁月浅见其执笔不动,一幅发呆的样子,墨水顺着笔尖滴落在纸上,忙不迭地问道。
“没什么。”裴临轻笑着应声。
“我给你换一张纸吧,方才有些墨汁掉了下去。”宁月浅小声建议道。
“不必了,影响不大。”
说完,裴临开始下笔。
熟悉的颜体,气势磅礴地跃然于纸。
宁月浅也随着笔尖的落下。
一眼一字,悄悄看了点:话说在山西河中府的东边,有一座寺庙,叫做普救寺,乃大唐则天娘娘所建的香火院……
裴临手中狼毫毫不停歇,继续在纸上游弋着笔墨。
执笔许久,《西厢记》的第一章才终于完全在异世界诞生。
第47章不一定非要武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