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寺院账房去取蜡烛,见她们都走出院落,便把李漱玉拉到身边坐下,见萧瑜不敢跟进来,便笑道:“这位公子,进来无妨,这里面有一茶座,刚好也可以尝尝我特意带来的花茶。”
萧瑜低头走进去,见她们二人坐在一起,便自觉地在那茶座处坐下。
李漱玉拉着吴夫人的手问道:“华姑娘这次请您来,是要传些什么话?”
“圣姑,我家那华妹子前几天晚上来寻我,我们娘俩吃了些宵夜,她将你到这兴国寺躲避的事情都告诉了我,托我到今日来寺里找你,传一些话儿。”
李漱玉微笑着说道:“有劳吴夫人专门跑这一趟了……”
“圣姑哪里的话,华妹子说让我来一趟,有些事情便能说清,而且不容易被抓住痕迹,话说,圣姑,您和这位公子也忒大胆了一点……竟然孤身入城,干了一件如此轰动朝野的大事!”
“现在外面的情况如何,请吴夫人告知。”李漱玉谦逊地说道。
“京城之内,听闻我儿回府上说,官家责令开封府和皇城司在一个月内把那刺客抓出来,可那开封府的提刑司每日在那大街上抓人、讯问,那皇城司差点把这京城掀了个底朝天,也毫无收获。官家大怒,在朝堂上痛斥群臣,那提刑司的大小头目,都拉到宣武门砍了头!那皇城司的老太监也被连降两级,拨出官阶。”
“那老太监岂不是这些日子很煎熬?”萧瑜不禁问道。
“我儿听说官家中秋被刺后,惊魂未定,京城之中受到此事牵连得太多,殊不知,这样一闹,反而天下之人都知道那晚发生的刺杀之事了。而且这事儿太过诡异,所以越传越邪乎,甚至有坊间的下人们瞎传,前朝世宗转世,前来找如今这官家讨回皇位……”
“哦,真有人这么说?”萧瑜料想,一定是有人将那刺杀的情景,与前朝世宗在沙场上的一些传说联系到了一起。
吴夫人像是想起来什么事,拉着李漱玉的手说道:“教主已然知晓这件事与圣姑有关,现在正安插着教内五行旗以上的高手,悄悄从城外潜伏到京城里,华姑娘早已将此事通过身边的华安,禀报给厚土旗旗主,听说他也准备前来京城,襄助圣姑能够顺利脱围。”
“嗯……竟然还劳烦了教主。”李漱玉没想到这事被她闹得这么大。
“听华妹子说,教主十分关心圣姑的安危。”吴夫人一家均为摩尼教众,对教主虽然没有服从之责,但仍在话语中颇为敬畏。
“华姑娘还说什么了?”
“她那晚让我用心记下……说有位张公子曾告诉他,京城卢圭卢中书的府上已经被皇城司严密监控了起来……还说,官家听信老太监的话,以下月寿诞为名,将越国公……从婺州请来京城,参与朝拜和内廷盛宴。”吴夫人慢慢回忆那记下的内容。
“什么?那老太监竟以这样的借口,就想让我外祖父千里迢迢从婺州赶来这京城,也不怕老人家累死在路上!”萧瑜气愤地说道。
“这位公子,您难道是越国公的子孙?”吴夫人听他说完,脸上十分诧异。
“老妇人,有礼了,我乃婺州越国公的嫡长外孙,萧瑜!”萧瑜站起来,毕恭毕敬地拘了个拱手礼。
第89章 吴夫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