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楼上簇拥而出,一定不是官家,就是那文武百官!”
“……”
一时间议论纷纷,众人也是兴奋异常。
萧瑜捏紧了右拳,体内玄元真气开始鼓荡,虽然李漱玉已经从手掌中感受到这股奇异的力量,但是她却无法想象这股与内力大相径庭的真气,是如何能够驱使金铁之物的。
此时,萧瑜的玄元真气已开始从体内震荡而出,他周遭的百姓却是前胸贴后背地挤在人群中,尚未发觉这股真气已开始影响到身上所携的金属。
楼上的奏乐开始鼓镲齐鸣,有一个尖声尖气的宦官站在城头大声宣告:“中……秋……天……子……月……”
因为隔得比较远,声音依稀莫辩,在沸腾的人群中,基本上听不到几个字。
然后,人群一阵骚动,有人叫喊:“官家出来了!快看,官家出来了!”
萧瑜心头一惊,定睛望去,那宣武楼的红灯笼下面依稀走出一群宫女、太监,随后一人伴随着许多人的簇拥,前往那内城登高处。
距离有些远,萧瑜还是难以辨认谁是那赵光义,只能看见一堆人在城头开始焚香、祷告,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种拜月的仪式。
他低头看了看李漱玉,示意她何时行动。
李漱玉轻轻摇了摇头说道:“瑜哥哥,你且等等,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
萧瑜便耐心地看着那城头一群人,在做完了所有的祭拜法事之后,又在一群宫女的簇拥下,慢慢走回那宣武楼。
此时,奏乐、鼓声停歇下来,集聚在楼下的人潮也渐渐安静,大家都知道那大宋的官家要出来了。
这群人并没有回楼内,而是让刚才那太监又拿出了文赋宣读,这时没有了人潮的闹声,那太监读赋的声音倒还是清晰了一些,不过那中秋应景的文赋仍然辨认不清。
待太监读完文赋,又是一通打鼓,紧接着便是那庆典的法号吹响:“呜呜——呜……”
号声停歇,城楼处出来一个穿红衣之人,站在那宣武楼上正中的位置,萧瑜看不太清,但根据这形势来看,他一人站定灯笼之下,宫女、太监、侍卫等都退居身后,必定是那赵光义无疑!
只见那人叫来一弓大弩床,又有那眼尖之人发现楼上有宦官陆陆续续走上城楼,开始进献中秋撒发的银钱托盘。
“撒钱了!撒钱了!”众人开始欢呼,群情激昂。
只见好几个宦官模样的人,将那弩床打开,系上一袋装好的金银,然后那红衣之人便开动弩床的扳机,只听“嗖”地一声巨响,那根一丈多长的弩箭燃起了熊熊的火焰,飞上了千尺之高的空中,像一根巨大的火鸟,飞在这月朗星稀的空中。
人群开始沸腾,有人开始大喊:“看着点!看这弩箭会掉到什么位置!”
“捡钱啦!快点盯紧了!”
忽然,从那天街四角之处,燃起了数百盏孔明灯,慢悠悠地飘上了空中,将这宣武楼前的人群照得是四处通明。
只见那根如火鸟一般的巨箭从空中回落,在灯火的映照下,只见上百锭的金银从空中不断地洒落。
有人已经开始发疯似地四处挤动,生怕捡不到一锭银两。
人群已经失去了理智。
第75章 火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