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4章 冬至[2/2页]

浪迹大宋 米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此外,把生圆子下锅油炸,便又成了一样名唤“油槌”的小吃。
      如今这个时代,饺子与馄饨并不分家,所以要说宋朝冬至吃饺子也说得过去,因为饺子是由馄饨演变而来。在三国时期饺子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大宋有时候亦称“角子”。
      顺带一提,这时候的大宋朝也没有元宵与汤圆的分别。
      借着冬至这个节日,“色胆包天”的杨帆还特地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想要借机邀请女神出来游玩,奈何人秦大才女对此根本不为所动,只是以家庭聚餐为由,无情地拒绝了杨帆的邀请。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何况这个时代的民风还是比较保守的,远没有后世那么开放,像他这么直白邀约的,人家女孩子可是大家闺秀,估计是不好意思,杨帆也只得作罢。
      杨帆一行人走在宣德门外的御街上,今天这里尤其热闹,游人嬉集,观者如织。街边都是卖扑土木粉捏小象儿的手艺人,还有一些卖纸画的,很多游客都会顺手买上一些,当作礼物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杨帆也忍不住买了许多。
      “公子,要不然我们去看南郊大祀吧。”随行的张玉林听到周边的路人们都在谈论着南郊之礼的热闹场面,一时心痒难耐。
      在大宋朝,并不是每年的冬至都举行南郊大祀的,而是三岁一亲郊,即每三年举办一次。南郊之日,御路数十里之间,起居幕次,贵家看棚,华彩鳞砌,略无空闲去处,京城的百姓们都争着去围观龙颜。
      “路远不说,还人挤人的,还不如去宣德门看大象表演呢!”孙达则笑着说道。
      孙达所说的是大象表演其实也是南郊之礼中的一个仪式,一般会是在宣德楼前,人们会将大象团转成列,使之面北而拜,亦能唱喏,对周围的人来说,观赏性还是不错的。
      没意思,杨帆微微摇了摇头,他对这两个提议都不是很有兴趣,在后世,人们普遍把冬至当作是一个寻常的节气,顶多包几个饺子吃吃意思一下,没有像如今这么“大张旗鼓”的热闹。
      “你们想去就去,不用陪着我,记得回家时多买点牛羊肉,晚上我们吃火锅。”杨帆笑着道,这天气越发地冷了,也只有热气腾腾的火锅能让身子快速暖和起来,如果能加上辣椒,那简直不要太美!
      一听到要吃火锅,张玉林和孙达都快笑开花了,一转眼就把方才的游乐心思都忘记了,纷纷表示现在就要去准备食材。
      一行人就这么愉快地达成了一致,决定“购物”去,有杨帆这么一个花钱如流水的主家,众人手里没一会儿就拎满了各色物品。
      “这天气最适合吃火锅了,也不知道今年的冬至怎么了,往年可没有这么冷。”张玉林道。
      “怕是过不了几天就要下雪喽。”吴刚也幽幽叹了一声。
      “幸好公子弄了个大棚出来,要不然这菜还真买不到了。”孙达手里拎着不少肉羊肉,就事论事道。
      随着天气温度的不断下降,市场上已经看不到什么新鲜的蔬菜和瓜果了,他们一行人逛了许久,也就看到了一些零星的豆芽,价钱还挺高,甚至要高过一些肉价。
      而在陈老伯等人的精心照看下,大棚里的蔬菜都还郁郁葱葱地活着,杨帆家里的蔬菜就没断过,根本不受市场供需的影响。

第84章 冬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