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简单地说明了一下人为什么能看到物体,然后接着说道:“我举一个例子,相信大家经常能在雨后看到美丽的彩虹吧,那是因为太阳光线照射到空中,穿过了漂浮在大气中的水雾,由于阳光中各种颜色的波长都不一样,经过一系列反射和折射,就出现了色散现象,也就是彩虹。”
“等等,杨公子的意思是我们所见到的阳光并不是单一颜色的?”秦婉如不解地提问道。
杨帆看了一眼女神皱成一团的眉头,微笑着说道:“不错,实际上,阳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所组成的,白色只是我们人的视网膜对各种颜色的刺激不一所产生的综合反应,彩虹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了,要是有个三棱镜,那就更好证明了,杨帆心里暗自说道。
“辞海说:虹霓者,阴阳之精也,虹曰雄,霓曰雌。怎么会是什么色散现象呢?”有人不信,引经据典质疑道。
“不错,有书曰,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雄曰虹;暗者为雌,雌曰霓。”有人在一旁佐证,即认为彩虹是成双出现的,雄的叫“虹”,雌的叫“霓”。
“《山海经》云,虹有两首,能饮涧水,山行者或见之。梦溪丈人亦曾说过: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吾等岂能胡乱揣测。”这是迷信的,都把彩虹神化了。
当然,也有不少人是相信杨帆的。
有人当即出声道:“前朝孔颖达《礼记注疏》中记载,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玄真子先生也说,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而不可直者齐乎影也。这与杨公子的理论相符。”
“不错,《毛诗名物解》一书中,更是指出今以水喷日,自侧视之,则晕为虹霓。故今雨气成虹,朝阳射之则在西,夕阳射之则在东,说明虹是可以人工制造的。”
可以啊,不愧是读书人,这讲起话来个个都是引经据典、有理有据的,杨帆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的。
“那又不是真正的虹,根本没有可比性。”有人依旧抬杠道。
眼见众人久争不下,秦婉如便站出来向“吃瓜人士”杨帆询问道:“杨公子,您既然能说出阳光的颜色,又指出了彩虹形成的原理,那您可能造出彩虹?”
那是自然,虽然没有三棱镜,但把房车上的后视镜拆一个下来,放到装满水的玻璃杯里,将阳光反射到墙面上,就能形成彩虹了,不过这与先前那人所说的一样,只能形成小彩虹,怕是难以取信于人。
看到女神一双美眸正顾盼涟漪地盯着自己,杨帆怎么也不能认怂啊,绞尽脑汁后想起了房车上还有一把充电式高压水枪,心里顿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杨帆自信一笑,朗声道:“在这里,我造不出来,改天吧,找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可以试着弄一个大型的彩虹出来。”
这,人们没想到杨帆居然敢这么说。
“杨公子,到时候一定要叫上我啊!”有人大声疾呼。
“不错,此等盛事,吾等此刻错过,还望杨公子告知一声。”
杨帆笑道:“这天时难以预测,若是我准备好了,我会提前告知,额,你们这么多人。。。”
“杨公子无需多虑,到时候只要提前告知于我就行,剩下的我自会处理。”仪表堂堂的徐?站出来说道,然后朝杨帆自我介绍道:“在下徐?,字义夫,与场间诸位皆是好友,这点小事尽可交付于我。”
“好,那到时候我就提前跟徐公子说一声。”杨帆笑道。
此间事了,便有人迫不及待地想让杨帆继续做实验,杨帆都有点怀疑他们的动机了,有这么好学吗?是不是把这些实验都当成“戏法”来看了?
“不急,方才那些都是物理学上的小实验,接下来带你们认识一下化学吧。”杨帆虽然心里吐槽不断,不过这种人前显圣(装比)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这让他动力十足。
杨帆让人取来一些新鲜的葱,剪去它们的叶,留下葱白,用力挤出葱汁,然后用毛笔蘸葱汁在一张白纸上写字,过一会儿,葱汁干了。杨帆拿起白纸朝众人展示了一下,人们发现白纸上的字迹“消失”了,看不见了。
接着,杨帆把手里的这张白纸放在烛火上烘烤了一下,白纸上立即显现出了棕色的字迹,正是杨帆方才所写的那句话:化
第70章 科学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