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8章 亮相[2/2页]

浪迹大宋 米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没想到小郎君年纪轻轻,竟是有如此高深的算学造诣,真是年少有为啊。”钱大学士夸赞道。
      杨帆连忙躬身拱手,一脸谦虚地回道:“大人谬赞了,小民不过是因缘际会,有幸站在了前贤的肩膀上,侥幸看到了一些更高更远的风景罢了。”
      “好一句站在前贤的肩膀上,长风博学多才,还能不骄不躁,实在是难能可贵!”祭酒大人李守忠眼里满是爱才之意。
      炎亲王颔首微笑,和蔼地问道:“你这名字听着倒是有些耳熟,可有定字?师从何人啊?”
      “小民刚过二十,得长辈赐字长风,至于老师,那就太多了,一时半会也说不清啊。”杨帆恭谨回答道,没想到炎亲王居然会问起他的老师,这还真不好回答,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过他的老师没有上百也有好几十人吧。
      老师太多?周围的人都露出诧异的神色,心里都在默默地猜测起杨帆的家世出身,然后又觉得杨帆老师多才是正常的,要不然怎么能教出他这么“优秀”的学生呢?
      “长风既有如此才情,应该多去参加诗社文会,多写些诗词佳作出来才是。”炎亲王一脸希冀地谆谆教诲道,他好词如命,当然希望杨帆能多多创作。
      话音刚落,祭酒大人笑着打趣道:“王爷未免太过心急了,佳作难得,岂是多写就能得的。”
      来了,杨帆暗道不好,他力求低调,最担心的就是自己“一词成名”后会碰上这种当场吟诗作词的情况,“江郎才尽”的他可没法次次都能撞大运“借”到诗词的,到时候不仅显圣失败,还可能名声扫地。
      为了以后的名声着想,杨帆赶紧出声道:“小民才疏学浅,得此词已属侥幸,断不敢再奢望矣。”
      “且较之诗词歌赋,小民更醉心于科学一道,潜心钻研数学亦是为此,盖因数学乃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杨帆心思急转,给自己编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人们没想到杨帆竟然会说出这么一番“决绝”的话来,他们此时就像是看到一个人面前明明有条康庄大道,而这个人却放弃了,选择了另一条羊肠小道。在这群文人雅士眼里,诗词歌赋无疑才是康庄大道,算学虽然有用,却只是小道矣。
      “杨公子,这作词与算学并不冲突呀,万不可因小失大。”人群里有人出声高呼道。
      “不错,长风你有此天赋,可不能白白浪费了。”炎亲王也开口劝道,这好不容易才碰到杨帆这么一个作词天才,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走偏了。
      杨帆心里当真是有苦说不出啊,怕的就是你们让我作词好吗,你们还一个劲儿地劝我,哎,人生艰难啊。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人的一生会面临着许多机会,然而我们却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里,把所有的事都做好,但一定能把一件事做好,乃至做到极致,只要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这件事上,就能为成功打下基础。”
      “在你们看来,诗词歌赋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甚至可以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达成你们为官一方、造福百姓的人生抱负。而在我眼里,研究科学同样能够福泽天下,亦是我的人生理想。”杨帆慷慨激昂地说道,为了取信与人,他也真是拼了,只希望这群文人骚客们能相信他这番“连篇鬼话”,不再缠着他吟诗作词。
      “长风如此心胸,吾不如矣。”钱大学士感慨了一句,似是有所触动。
      在听到杨帆这么一番富有哲理、发人深省的言语后,人们安静了下来,目光复杂,有迷茫、有不解、有惊奇、有钦佩,但没有人再出声相劝,便是炎亲王也只是一脸惋惜地看着杨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杨公子,何为科学?”一道清丽婉转的女声在安静的厅堂里响起,不仅传到了杨帆耳里,也将众人从沉思中醒悟过来。
      杨帆对这道声音已经有些熟悉了,他稍一转头,便迎上了“女神”秦婉如带着询问的目光,方才正是她在出声发问。

第68章 亮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