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张玉林那么短的时间内就“交卷”了,这让他有些不敢置信。
杨帆当即给了他一个白眼,道:“槽,哥哥是那种人吗?”
其实林家驹心里是相信杨帆的,只不过不太愿意接受面前的事实罢了。
“快是快了些,那也要做对才行啊!”唐德容很是硬气地说道,他自己两道题都解出来了,而且很有信心都是正确的。
一旁的张玉林虽然一直沉默不语,但很沉稳,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
杨帆将他们两人的答案也都拿过来看了一下,然后很是赞赏地说道:“不错不错,你们三个都做对了。”
让杨帆颇为吃惊的是,林家驹和唐德容他们两人虽然不会运用方程组去解第二题,但他们却另辟蹊径,很聪明地用了倒推的方式来解。
他们的解法是这样的:
卖一百碗茶水时对应的利润是四文每碗,所以一天总共获利四百文。
相应的,卖九十碗茶水时对应的利润是五文每碗,一天可获利四百五十文。
同理,卖八十碗茶水时对应的利润是六文每碗,一天可获利四百八十文。
卖七十碗茶水时对应的利润是七文每碗,一天可获利四百九十文。
卖六十碗茶水时对应的利润是八文,一天可获利四百八十文。
如此,可推出接下去会因为茶水卖的少使得获利更少。
因此不难看出,每碗茶水提价三文,即每碗茶水利润七文时,周氏茶铺一天获得的总利润最大,可达到四百八十文。
不过这种方法在本题中有投机取巧的嫌疑,要是杨帆将变量的范围设置得更大一些,他们两人再想要用这种方法将最佳值算出来,那要计算的量就太多了。
“什么?”林家驹和唐德容相视一眼,同时大声喊道,丝毫没有答对题目的喜悦,因为他们三人都答对了,然而张玉林所用的时间却远远少于他们两人,这意味着是他们输了。
林家驹将张玉林的“稿纸”拿了过去,与一旁的唐德容一起研究了起来。很快,他们发现了一个事实,除了最终的结果确实无误外,解题的过程他们压根也看不懂。
唐德容抬起头来,有些吃惊地问道:“这就是你们所说的数学吗?”
“这谁看得懂啊?你该不会是胡蒙的吧?”林家驹仍旧有些难以置信。
张玉林无语了,笑着反问道:“衙内,这又不是那种只有对与错的题目,我如何去蒙啊?”
林衙内瞬间被怼得哑口无言。
“我若是将题目中每天卖出的茶水数量和单碗利润都提升十倍,你们还能依旧在同样的时间内出来吗?”一旁的杨帆突然发问道。
这。。。林家驹和唐德荣想了一下,便默默地摇了摇头,他们自己也看到了问题所在,算肯定是能算出来的,只不过要算的量极多,肯定无法在同样的时间内算出来的。
“公子,我的公式再改下变量,依旧可以算出来的。”只有张玉林依旧自信答道。
林家驹和唐德荣两人也没有继续反驳,事实胜于雄辩,通过这两道小小的测验题,林家驹和唐德容终于心悦诚服地认输了,并开始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来来来,小玉林,快跟哥哥们说说这些都代表着什么意思?”
“这就是长风教给你数学?”
“你刚刚说的公式又是什么?”
两个玩世不恭的却自恃“小有才学”的衙内,一时被激发起了好学之心,他们“热情”地将张玉林围在中间,指着张玉林的答案虚心求教道。
可怜的张玉林倒是被他们两人突然的举动和一连串的问题给弄得有些懵圈了,正当他重整思绪,准备从最基础的阿拉伯数字开始“教”时,会场里突然想起了热烈的掌声,他们下意识地朝人群前方看去。
正在惬意享受好酒好菜的杨帆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所“惊醒”,他自然地顺着文人骚客们的目光方向望去,只一瞬间,杨帆的全部心神就被吸引住了。
只见方才秦浩然讲解题目时所处的位置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位“仙女”。
第65章 会讲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