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五千斤的神物啊,就这么被他们给吃了?六个土豆啊,做种也能产出几十株土豆苗呢,就这么被烤了吃了,丧尽天良啊,众人后知后觉地想道,然后一齐转身,恶狠狠地盯着杨帆这个“罪魁祸首”。
嗯?你们这么看着我干嘛?杨帆被他们凶狠的眼神看得有些发毛。
“这亩产量,长风你应该早就知道了吧?”林家驹一脸“幽怨”地问道,主要是杨帆从头到尾都表现得太平静了,根本就没有被五千斤这个惊人的天文数字给震撼到,就仿佛心里早就做好了准备。
杨帆摊手,笑道:“土豆产量大我是早就知道的,可这亩产量我确确实实是刚才才算出来的。”
张大宝苦笑一声,无语道:“二郎啊,你也不早说,这可是神物啊,怎么能这么随意就给吃了呢?”
“怎么不能吃?你们刚才不是吃得挺香的嘛,还怂恿我多烤几个来着。”杨帆呵呵一笑。
“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如今这土豆实在太少了,更应该留下来做种,等产量上去了再吃不迟。”张大宝急忙摇着头解释道。
杨帆微笑道:“吃都吃了,多说无益,剩下的土豆好好育种就是。”
唐胖子的内心依然难以平静,颇为激动地问道:“长风,此神物……土豆,从何而来?莫不是你家乡特产?”
“此物乃是来自海外,大宋并无此物。”杨帆并没有试图隐瞒,但也没有具体的解释,这土豆具体出自南美洲还是北美洲他也不知道,就算说出来估计唐胖子他们也无法理解。
在场所有人中,除了张大宝以为杨帆真是从海外归来外,其他人都不太清楚杨帆的来历,对于杨帆的含糊其辞也不觉有异,并没有进一步打破砂锅问到底。
“哎,若是大宋有此等神物,早些年便不会有大饥荒了。”陈老伯似是触及到了往事,有些伤感地感慨道!
杨帆闻听此言,颇为诧异,他穿越过来已近百日,虽然看到街上还有乞丐,也有张玉林等弱小可怜之人,但他觉得大宋的社会总体上是富足安乐的,在外没听说有什么战事发生,国内更没有**苛税,没想到居然还会发生大饥荒!
“不是有占城稻吗?”杨帆奇道,占城稻不怎么挑地,难道还不足以养活大宋百姓?
张大宝难得严肃地说道:“二郎,我大宋看似国泰民安,其实边陲地界的战事大大小小,一直未有停过,而且水灾旱灾时有发生,人力不可及也,占城稻的存在,让饿死的人少了许多,但随着人口的增多,大宋对粮食的需求,更是有增无减。”
一旁的陈老伯也语重心长地说道:“杨公子,这占城稻虽然收获多,但口感差,一般的富家大户都不愿意吃,只有我们这等贫贱之人才会为了果腹不得不勉强食用,而且即使在所谓的好光景,也仅仅是依靠占城稻等价格低廉的稻米勉强糊口而已,如果再遇到天灾人祸,更是只能以草木为食。”
陈老伯的肺腑之言,让杨帆等人都为之动容,林家驹他们几个自小锦衣玉食,哪会知道这些,而杨帆更是出生在二十一世纪,有袁老的超级水稻在,粮食早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对于以草木为食这种事情,他们实在是有些难以想象。
“如此说来,仅仅依靠占城稻作确实不能确保人民免受饥馑。”林家驹似有所悟,呢喃了一句。
“现在不同了,若是长风将这亩产四十石的土豆献于朝廷,他日待我大宋遍地土豆,从此,我大宋将再无饥荒之忧矣。”唐胖子豪气万丈、挥斥方遒地说道。
于是,众人的目光又重新聚集到了杨帆身上,此等神物,杨帆会愿意献给朝廷吗?
卧槽,你们这是道德绑架,杨帆真想来一句,我就想留着自己种不行?不过所谓怀璧其罪,以土豆如此高的亩产量,都被称为神物了,朝廷定不会置之不顾的,到时候吃亏的绝对是杨帆自己。
杨帆微笑道:“当初我种下这土豆时,心里想着若是土豆能够存活,便送与天下百姓。”
此话一出,众人眼里满满都是敬意,他们十分钦佩杨帆心系百姓,能有如此博大的心胸和格局。
“不过,不是现在。”杨帆话锋一转,道。
未等众人询问,杨帆便进一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首先,目前他手上只有三十个土豆,亩产量又是推算出来的,即便有林家驹他们担保作证,朝廷也未必会信,更关键的是,杨帆信不过朝廷的育种能力,他觉得由自己和陈老伯继续培植土豆更加保险。
“放心吧,等过个一年半载,土豆数量上去后,我定会将土豆交给朝廷去推广的,我也希望天下百姓早日都能吃饱穿暖。”杨帆最后拍着胸脯保证道。
“二郎有心了,天下百姓会感激你的。”张大宝拍着杨帆的肩膀真挚地说道。
“哦,对了,今后还要麻烦陈老伯继续帮忙摸清这土豆的生长习性。”杨帆朝陈安恭敬作揖道。
“公子放心,老汉定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瞬间的陈安难掩激动,挺直了脊梁,似乎已经忘记了腰伤。
陈安没想到杨帆会将如此大事托付给他,他一介老汉,不求什么青史留名,只想为千千万万的穷苦人民挣一口饭吃。而唐胖子他们听到老伯铿锵有力的发声,也不由得对这位年过半百的老汉肃然起敬起来。
第46章 神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