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章 筑球[2/2页]

浪迹大宋 米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杨帆无语地笑了,决定不再搭理张大宝这个不要脸的家伙,专心看比赛去了!
      比赛场上,两队你来我往,各自都奉献出了好几个炫技般的精彩好球。最终还是身着青色衣服的右军“玄武队”的球头稍微技高一筹,他也凭借着自己个人的强大实力,数次力挽狂澜,帮助玄武队取得了这场筑球比赛的胜利!
      比赛结束后,周围围观的人们纷纷给予热烈的掌声,表示对这场精彩比赛的肯定。双方球员在掌声欢呼声中互相作揖,以示礼仪。
      获胜的玄武队球员,脸上洋溢着蹴鞠时的兴奋以及胜利的喜悦,并且各自都得到了一些锦缎,那是这次比赛的奖品。而反观输方太和队的队员们,都是一副颓丧不甘的表情,最惨的还要属他们队的“球头”了,此刻正在被玄武队的人用白色的粉末抹面,虽然十分羞辱,却也,没有反抗,看起来像是在接受惩罚。
      杨帆向李默求证,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并且解释说这是蹴鞠场上默认的规矩,是赛前就说好了的,甚至有时候输方的球头还要受到鞭打。
      呃……鞭打?这就有点过分了吧?一场比赛而已,何至于此?蹴鞠有风险,比赛需谨慎啊!
      这蹴鞠队的球头作为球队绝对的核心,在场上看起来风光无限的样子,没想到背后居然承受着如此巨大的风险,赢利一切好说,这要是不小心输了,那就难受了。所以啊,这球头,也不是那么容易当的!除了过硬的球技,还得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啊!
      正应了那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付出依然也越大!
      在杨帆晃神感慨的间隙里,随着这场筑球比赛的结束,围观的人们顿时三三两两地散去,太和队的队员更是早已“掩护”着他们“被羞辱”完的“白面”球头匆匆离场了。
      “走吧二郎,带你去认识一下新朋友。”张大宝拍了下杨帆的胳膊道。
      杨帆回过神来,应了一声,当即便跟着张大宝朝场上走去,目标似乎是玄武队的人。
      果然,张大宝带着杨帆等人径直走向了玄武队的球头。
      “恭喜林衙内,又踢赢了一场比赛!”张大宝朝玄武队的球头作揖见礼道,面带笑容,语气不卑不亢。
      杨帆一听到“衙内”二字,脑子里便自然而然地浮现出“西门庆专业户”单立文贱嗖嗖的样子,只因他曾扮演过电影“水浒传之英雄本色”里的高衙内,除了演出了仗势欺民、恃强凌弱的恶少形象外,还演出了一种任何人看见,都会想打死他的那种贱嗖嗖的喜感。
      拜施耐庵《水浒传》之赐,小说里的那个“高衙内”知名度实在是太高了。他首次出场,便是在汴梁的东岳庙调戏林冲的娘子,这家伙自恃是当朝太尉高俅的儿子,一贯“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京师人惧怕他权势,谁敢与他争口?都叫他做‘花花太岁”。
      但溯本追源,“衙内”在宋时并无特别的褒贬含义,只因为唐、五代时,藩镇多以子弟充任“衙内都指挥使”、“衙内都虞侯”等亲卫官,宋人出于习惯,便将官宦子弟唤作“衙内”,就如称“王孙”、“公子”,并非特指骄横的“官二代”。
      “原来是张统领,今日怎么有空来此?”林衙内客气地回道,并且除了李默之外,他也很有涵养地朝并不认识的杨帆等人打了个招呼。
      这样的举动,让杨帆对他的第一印象颇为不错。
      趁着张大宝和那林衙内寒暄的功夫,杨帆向一旁的李默使了个眼色,询问着这林衙内的来头。
      李默低声告诉杨帆道,林衙内名叫林家驹,今年二十二岁,其父乃是当朝刑部尚书林浦。
      刑部尚书,即刑部的主官,乃是正三品的存在,相当于后世的中央政法委书记兼公安部部长、司法部部长。
      好家伙,这妥妥的官二代啊,这声衙内果真不是乱叫的,杨帆心里暗自乍舌。这官二代对张大宝倒是颇为客气,看来宋家的背景不简单啊!
      “林衙内,这是我的好兄弟杨帆。”寒暄结束,张大宝指着杨帆主动引荐道。
      虽然对方是个官二代,但在杨帆眼里,也不过就是个稍微有点背景的普通人罢了,但杨帆面对这些人情世故,早已不是初来乍到的“愣头青”了,知道有些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毕竟张大宝的面子不能不给,当即主动上前一步,自我介绍道:“杨帆,字长风,见过衙内。”
      “我这杨帆兄弟,便是那‘桃花扇的作者,亦是那批桃花折扇的幕后东家。”张大宝补充道,想让杨帆显得有分量一些,不过并没有说出杨帆是公主的救命恩人,毕竟在涉及公主的问题上,话不能多说。
      林家驹眼前一亮,颇为感兴趣地说道:“长风好文采,那桃花折扇制作精美,我确实颇为喜欢,特别是首演时的那把头奖折扇,据说更是华贵异常,只可惜不知是何人拿了去,如今却是无缘一见。”
      林家驹作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衙内,平时有两大爱好,蹴鞠和勾栏听曲。在他听过看过的戏曲里,桃花扇的水平自然是值得肯定的,爱屋及乌之下,也喜欢上了风靡东京城的桃花折扇。如今看到原作者杨帆就在眼前,便有些激动。
      杨帆谦虚一笑,道:“哪有什么文采,一时侥幸罢了,衙内喜欢便好。”
      “你可别学张统领他们唤我衙内,难听得很。”林家驹无奈摆手,接着说道:“我叫林家驹,字千里,看起来应该比你大上一些,长风不介意的话,便唤我千里吧。”
      “千里兄!”杨帆从善如流,拱手作揖道。

第38章 筑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