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江波与向华先后听到了二个对他们而言,都是不好的消息。
首先是江波原先看好的那家国有矿业,以三千万元的总价,被新来的一位温州老板买去了;然后是在他们旁边开矿的温州陈老板,在掘进了近千米后一无所获,血本无归,而彻底放弃了……
向华茫然地看着他每天从矿上带回来的石头,手上拿着几张化验单,陷入了沉思。
看到江波进来,他低声说道:
“老兄,看来当初你主张买矿是对的……”
江波非常理解他此刻的心情,作为兄弟,他深知向华是个胸怀坦荡,浩然正气的真君子。没有理由责备他,相反,放弃了自己的决断而奉陪他赌了这一把!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想那么多干嘛?”江波道。
他抬头冲江波苦笑一个,紧接着白了他一眼,埋起了头管自己抽烟。
江波见此,故意在他眼前晃悠,朗朗大声道: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读圣贤之书,养浩然正气,仿天地之德以爱人,效圣贤之志以成业。纵使无法成千秋事业,当正己修心,心地坦荡,也不失为大丈夫也!”
向华抬起了头,瞪大了眼晴,突然起身想拿拖鞋抽他!江波连忙摇手道:“君子动口不动手!”说着,转身就跑出了房间。
向华在他身后大笑道:
“尼玛,你才应该是教书匠!”
这时,矿上聘请的工程师拿着图纸来找向华,只听向华喊道:“不用问我,只要不朝着那个倒霉的温州陈老板方向,都可以挖!”
那个工程师听了愣在了那儿,转身看江波时,他早走远了……
江波驱车来到了已装修竣工的宅院,将他命名为“红蓝轩”。院子里的杂草早已除尽,和当地的村民一起种上了许多蔬菜,瓜果和花卉。
过些天,他将给向华一个惊喜,“红蓝轩”就是公司在川西的根据地。集办公,住宿,餐饮与一体,胜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境。
前几天,向华从省地质研究院打来电话,说想要租用他们单位新建的一栋大楼作为公司办公用。被江波的一句笑话给否定了,问他是否想把上班当出差,办公室到矿山要开一天一夜的车,好玩吗?向华笑道:“尼玛,老子晕死了!”
坐在宅院的套房里,江波沏了一杯茶,点燃了一支烟,连日来的心中浮躁骤然清净了许多。他始终感到这宅院的神奇,但一直无法破解。
入川以来,总感觉有一股前所未有强大的磁场搅得他心神不宁。时而强烈,时而减弱,但一直此起彼伏,未曾消停。他有过天灾的意识,但找不出来自何方,自身的内力,根本无法抵挡那股无形的力量。
奇怪的是,每当进了这座宅院,似乎那股洪荒巨能减弱了许多,至少能让他静心思考,玄幻而灵异。
他再次沿着围墙察看,除了听到围墙外部纵横交错的排水沟里,传来细小的潺潺流水声外,并无特别。他缓步走上十几丈高的亭阁,附近的集镇与周边的山水一览无遗。
宅院正前方的远处有高山,阳光下连绵起伏,东面是集镇,西面是田地,一马平川。这在多山的四川,除了成都很少见。
坐北朝南的宅院后面是一望无垠的缓丘,奇特的是,宅院紧靠的缓丘状似两头对卧的牛,安详又踏实。
江波久久地凝视,似乎有了些许的心灵感应,但随之又被一股飘忽不定的外界神力冲散了。他慢步走下亭阁,来到水井边,坐在了井台上。
前些天,他取了井水带到省地质院作过化验,含有丰富的人体需求的矿物质,完全符合饮用水标准。唯一的遗憾是,井水沏茶,一点都不好喝。
井水清澈透明,映照着他的倒影,曾听到一个装修工人讲过,有次清晨看到这口井冒烟。问其冒烟井里有什么动静,他说没动静,也没敢进前看……
“口子上喝茶,走起!”
正在琢磨着这井口“冒烟”是水汽还是雾气时,围墙外传来了说话声。进院子时,他就注意到了围墙外有二个村民在种菜,听到他们去喝茶,心想这喝茶的地方肯定很有趣,形形式式的人间众相都能看到。于是,也出了宅院去找茶馆。
来到了小集镇上逛了没多远,在靠近河边的小树林边,高高挂着一木牌,上书“河水香茶”。树旁边的空地摆放了几十张茶桌,已经坐了好多人在喝茶。
江波走进这个露天茶室转了一圈,选了一张靠河边的茶桌坐了下来。哎,感觉很舒适!这茶桌及膝高,竹椅的高低恰与桌子相宜,坐垫的软硬,椅背,扶手的弯曲度与宽窄度非常符合人体结构学。
不一会儿,茶室的小老板端上来的一套茶具也让他眼前一亮,竟然是闻名遐迩的“盖碗儿”。
这套由盖,碗,船组成的三件头茶具,将喝茶的艺术展现的淋漓尽致。那茶船与茶盖的巧妙构思及造型堪称科学而实用,既不会让茶叶泡过头,又不会让茶汁变味,既可保温,又不会让茶叶吸入口中,简直妙不可言。
讲究的还有那水,老板说他家沏茶的水不用自来水,是从河中心用桶装过来的。他指着摆在屋边两排大沙缸说,就是用他们来过滤沉淀的……
再说那茶,江波进来就闻到了茉莉花香,看到旁边的村民差不多都在喝这种茶,可他不喜欢喝茶时有茶以外的香味。于是就问道:
“还有其他什么茶?”
“我们四川最有名的蒙顶茶!”茶官说道。
“杨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是白居易的诗里赞颂过的,那就来一壶。”江波道。
“老板,你是要散装的,还是成型的?”茶官问道。
“还有这样分的,说来听听。”江波道。
“散茶有雷鸣,雾种,雀舌,白毫。成型茶有龙团,凤饼……”
“呵呵呵……那这里面最好的来一壶!!”
茶官面露难色,低声说道:
“老板,我们店小,没有最好的,我给你来一壶蒙顶黄芽吧……”
“哦,行!”
江波看了看周边这些茶客,似乎都是这个集镇上的人,有的在打盹儿,有的在逗挂在树上的鸟儿,有的在收听半导体在唱的川剧,清音,还有的在看闲书。
靠近他旁边的三个人,正在海阔天空的摆龙门阵。不时还有掏耳朵的,擦皮鞋的,算命看相的游走在其中。还有几个年纪稍大点的靠在河边的竹榻上,遥望天空,观赏山水,逍遥自在,自得其乐……
他一边喝着茶,一边欣赏着茶文化的魅力,小小茶室俨然是个大社会的缩影。在这样的环境中可深深感受到社会群体的亲和,感受到四川茶馆浓厚的地方特色。
此外,这样的场所还有不容小觑的社会功用。它是民间路透社,商务社,会客室,矛盾调解中心,江湖风云际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看到那个打杂的倌儿了嘛?开矿老板的儿子,老子死了,儿子丢在了这儿……”
听得旁边摆龙门阵的一个人说道,江波循声望去,有个十几岁的男孩正在茶室场地干活。
“好几个老板把钱丢到山上喽,人回不去了!”
“山洞里还住着几个野人,没挖到矿,又没滴钱了,在洞里不肯走……”
“我要是有那么多钱,打死我也不会干!”
“还不如我们没钱的人过得安逸,白天喝茶嗑瓜子,晚上麻将血流成河……”
“哈哈哈……”
“他们来的时候都是大老板,眼下都成穷光蛋了,自讨苦吃!”
“哎,你别说,挖到矿发了大财的也有!”
“少的可怜,千分之一差不多……”
这三个人,一边喝着茶,一边嗑瓜子,你一言,我一句的摆着龙门阵。
江波在部队时也听四川籍的战友说起过,四川茶馆是很重要的社交场所,有着悠久的历史。
旧时,三教九流相聚于此,不同行业,不同社团在此洽谈生意,了解行情。有些袍哥组织的“码头”也常识在茶馆,许多茶馆都兼营饭馆,旅店,社会功能大了去了。
感觉这里的生活就像大山里雾,节奏很慢,喜好安逸,巴适,似乎缺了点进取精神。
其实不然,蜀地自古以来出了很多名人与英雄,他们富有智慧,毅力与豪情。不是吗?古有武则天,李白。今有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巴金,原名李晓棠,就出生于四川成都。
更不要说老一辈的革命家,军事家朱德,陈毅,刘伯承等,他们都出生于四川。
四川的
第36章 君子民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