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章人生百态[1/2页]

隐形的较量 采集江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海,淮海中路中国银行营业大厅内,向中拿着母亲让他全部存入账号打官司用的银行本票,犹豫了一下。用一百万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将其中的五十万换成了外汇。
      飞来的横祸砸得父兄身陷囵圄,面对母亲的悲恸,弟弟的伤痛,一种无奈的苦楚和酸痛,萦绕在他的心间,泪眼朦胧中,带着深深的歉疚与不安,离开了家……
      三天后,一架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班机,徐徐降落在加蓬国的首都利伯维尔机场。从机上下来了一位头戴棒球帽,眼睛上架着一副深色哈马眼镜的黄皮肤中国男子。他昂起头,挺起胸,神色略显凝重。但跨着稳健的步伐,非常熟练地走到莱昂姆巴机场的行李取件大厅,背上了他的大旅行包。
      他来到机场大门口,向出租车招了下手,向讲着法语的司机比划了几下,同时拿出酒店名片给对方看。司机马上会意的点点头,立刻载着他往中国驻加蓬大使馆附近的一家酒店疾驶而去。
      他就是向华的二弟向中,一个连初中也没拿到毕业证的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跨国商人。他拿着护照,连比带划娴熟的办完了入住手续,便来到了房间。
      他迅速地冲了个冷水浴,赶紧倒了杯凉开水,从旅行包里翻了半天掏出了一袋冷馒头。然后,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他打小就这么抠,江波说让他再加个鸡蛋会要了他的命。这一万多公里,飞了二十几个小时,就那点航空餐哪怕他一人吃五份都不够,早饿坏了!
      吃完了十个馒头,又喝了几杯水,反正这水不用花银子。心满意足地拍了拍肚子,用手抹了把嘴,拔打了大使馆经商处的电话……
      中国古代有一则寓言,说一位年轻人到海边看捕鱼,见老者不时就有鱼上网,一时羡慕不已。老者告诉年轻人,这样看下去,不如回家织个网,就会有鱼上网了。这就是“临渊?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
      向中在家里排行老二,哥哥,弟弟都是大学毕业,就他连初中都混不下去。可是他懂得,凡是等待别人赐予的人,只能是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的道理。
      一个人靠别人来挽救自己可怜的命运,可以挽救一时,但不能挽救一世。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能凭借自己的实力拯救自我。
      他决定自己拯救自己!
      但凡能成为大器者,都是从低到高,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经历了孝子街打人事件的风波后,江波又被推上了“英雄”的浪潮,他干脆一步跳出了三界外,来到了马小峰的山谷中。在这个世外桃源里,他开始了全面谋划金城战役的下一步方案,最令他伤脑筋是人才。
      一个能再能干,就是有三头六臂,到底也有分不开身的时候,这时就需要有得力的帮手来替自己处理一些事务。选人是件大事,选好了省力省事;选不好反倒增添麻烦。
      江波知道,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能用人,用人首先要识人,知人要明,对于每个人的性格,脾气要了然于心。眼光,手腕,两俱到家,才智之士,乐于为己所用,其人的成就便不得了了……
      可问题在于他最不喜欢的就是管人,对他来说每人都有其长短,人人都有各自的特长,只要用心做事,人人皆可用之。
      当然,想是这么想,但作为曾经的军校教官他更知道人才的重要性。比如,汉高祖刘邦根本不谙兵法,带兵带仗或者亲自上阵那肯定是打一仗败一场。但他文用萧何,文用韩信,这韩信用兵多多益善,攻城掠地,最终灭了西楚霸王项羽为刘邦打下了天下。
      还有那个香港的长江实业老板,先不谈情操与人品,就其深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就不失为高明之举。他早就注意回避了东方式的家庭化的企业管理,而大胆起用了洋人。他先后高薪聘请了二位美国人和一位英国人,结和他原来的二百多位基层管理人员实行的国际化管理,打造了他的完全不同于倒霉的向华那种家族化管理格局。
      尤其是他通过收购了那个叫作华人名字的英国人马世民的公司,并将当时名不经传的马世民提升为和记黄浦董事兼总经理,为和记黄浦创造巨大财富。
      这是他知人善用的成功。
      就如在战场,每个战斗单位都有其作用,而主帅未必对每一种武器的操作都比士兵纯熟,但最重要的首领也十分清楚各种武器及各支部队所能发挥的作用。战场战挥员能够把握住战局,才能指挥作战并取得胜利……
      想到了这些江波心里莫名地有点烦,这个人的问题是他最不愿意多费神的,他拨通了云龙的电话。
      “零号,有什么指示?”
      “不用老泡在工地,看看几个弟子,学员中有可造之才的提上来,边学边干!”
      “就……就怕干不好。”云龙担心道。
      “不干过哪知道呢?就这么办!”
      “是!”
      呵呵呵……
      “恩叔,喝水!”
      江波抬头一看,这不是舞剑的红燕小姑娘吗!
      “怎么不上学,谁让拎水的?”
      “放学了!我自己要拎过来的,想跟您说说话!”红燕笑道。
      “哦,放学了好!想跟我说什么话呢?”江波问。
      “嗯……我喜欢这里,我想天天在这里!”
      “为什么呢?”江波又问。
      “这里吃得好,住的好,样样都好!”红燕说。
      “那要是想妈妈了呢?”江波再问。
      “……妈妈生病,爸爸把家里东西都卖完了,也没救过来……”红燕说的有点难受了起来。
      江波听了,摸了摸红燕的头,拔出了电话。
      “哥!”
      “小燕,明天跟小峰进来,带里面的女孩去商场,从里到外,从头到脚置办衣服,一直到她成年为止。这是命令!”
      “哥,我知道了,我现在就进来!”马小燕说完就挂了电话。
      江波放下电话,看着红燕,向她伸出了小指头:
      “拉钩!天天在这里!”
      红燕笑得泪水都要飞出来了,赶紧跟江波拉上了钩……银玲般的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当马小燕赶来,让司机送她俩出去购物后,江波和小峰站在工地上,望着下班后还独自在工地上忙碌的红燕他爸,问道:
      “怎么回事?”
      “老宋天天这样,让他做些修修补补的辅助工作,顺便管管场地,每天不班了他还在干,叫都叫不回来……”马小峰答道。
      江波沉默了,他也是习武之人,身上自有一种骨气。老宋也是习武世家,为了给老婆治病,倾家荡产……带着还未成年的女儿,边打工,边卖艺,他的自尊被撕裂了。
  &n

第22章人生百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