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而地里面的土豆,红薯,玉米等粮食作物,保证了这些百姓能吃饱。
      另外,还在修建的学校,医院,养殖厂等,每一样都是在为百姓的生活考虑。
      可以想象,如果这些都实现了,这里的生活条件比长安都好。
      杜黄裳看了李吉甫一眼,心中一阵感叹。
      李吉甫能说出这句话,殊为不易。
      李吉甫家族可谓是此时的名门望族,也是李叶政策的受害者。
      他的家世可比杜黄裳的家世大多了。
      家世越大,受害也越大。
      可想而知,刚才李吉甫受到的触动有多么深。
      这天之后,二人再次面对一些新东西的时候,态度就发生了改变。
      原本只是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异物,心中不能的排斥,敬而远之。
      比如电,比如卡车,又比如那些工厂。
      他们下意识的就不想去了解这些东西。
      而态度改变之后,李吉甫和杜黄裳开始认真的了解兰州的一切。
      随着了解的越多,了解到其中一些原理的时候,他们感觉自己原本的世界观正在崩塌。
      最先了解的就是电。
      电这种东西,被李兰州称之为最重要的能源。
      而这种能源,是电磁感应而产生。
      而产生电的机器,是可以通过人为造出来的。
      在请教了专业人才之后,二人才知道,电这种东西的使用面有多广。
      而目前,能用到电的地方不多,那只是因为很多的东西没有制造出来。
      而电和水源,交通,医疗,衣食等,组成了李叶最基础的建设目标。
      当弄清楚了这个基本的框架之后,其他的东西就容易理解了。
      比如水泥厂的产品,是为了方便建造房屋,和修筑道路。
      又比如电缆厂的铜线,是为了架设电路。
      医药厂不用说,是为了改善百姓的医疗条件。
      设备厂……
      养殖厂……
      杜黄裳和李吉甫二人,犹如勤奋的学子,开始将兰州的每一家工厂走了一遍。
      不但走了一遍,更是了解了各种厂的功能和用途。
      就连所产的产品,也都记下了功能和作用。
      同时,他们还打听了到了,在西域还有石油厂和炼钢厂等。
      每天生产的钢铁,就能比拟大唐一年的钢铁产量。
      这些钢铁没有用来制作武器,而是投入到了机械设备的制造之中。
      制造了一些简单的铁器,如铁锅,农具等。
      这些简单的铁器已经极大的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比如铁锅,这种锅具取代了现在流行的陶罐厨具。
      和陶制的厨具相比,铁器不易破碎,而且炒菜传温快,做出的炒菜更加好吃。
      再比如,一些发动机驱动的农具,在翻地,种植方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牛力。
      另外,两位杜,李二人还打探到了一些,他们根本听不懂的东西,比如什么电子芯片,电话,发射塔之类的。
      虽然不知道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但是听名字就很厉害的样子。
      短短的半月,杜李二人将这辈子不曾见识过的东西全部见识了一遍。
      每一样东西,都让他们感叹无比,无论是思路,还是功效,都是那么的别出心裁,那么的巧夺天工。
      真不知道这些人的脑子是怎么长得,能想出这些奇巧的东西。

第176章 全都乱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