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李叶眼前一亮。
提起白居易,就不得不说起《长恨歌》,一首长恨歌,让白居易名声大振。
而白居易的诗是非常写实的,是现实主义诗人。
曾经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
这样务实的人,好好培养一下,正是自己需要的人才。
李叶点了点头,对白居易道:“好,且退下吧。”
“谢陛下!”
白居易退了回去。
一侧的李纯一阵郁闷,这个白居易真的是不懂事,我就在这站着呢,你就直接开始批判我的政策了。
你直接说我派宦官吐突承璀挂帅出征得了。
不过,此时,李叶坐在龙椅上,这江山似乎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接着,又一个中年人出列,地上了奏折,对李叶躬身一礼:“臣韩愈,担任国子博士一职,臣想说的乃是大唐礼佛一事。”
李叶一听,也来了兴趣,这又是一个大佬啊。
虽然韩愈,白居易等人官不大,但是名气却比杜黄裳,李吉甫等人高的多。
“你继续说!”
“臣认为礼佛并不能使人长寿,佛教不过是偏僻小邦的一种习俗,我泱泱长安,不需要这种习俗。且长安108坊,每个坊都有寺院,其内僧人众多,不事生产,还要占用大量的皇室赏钱,臣认为该废之。”
朝臣一听,顿时又是一惊,这又是一个大难题啊。
自从昔日玄奘取经归来之后,大唐就大兴寺院,大到皇室,小到世家豪门,全部兴办佛教。
这其中已经不简简单单的是修寺院这样的事情了,其中涉及到了更多的利益关系。
如果李叶动手整治,那么反对的人肯定很多。
李叶一听,也感兴趣了。
没想到韩愈会出这样的难题。
不过,李叶并不在乎,干就完了。
点了点头,李叶道:“韩愈先生所言不差,佛教乃是偏僻小邦的教义,我大唐不需要,该废之。”
韩愈一听,感激涕零,没想到这李叶居然会赞同他的观点,要知道每每和人说起此事,大家都是避而不谈。
“谢!陛下!臣还有话说。”
“且讲!”
“臣为好友刘禹锡,柳宗元喊冤。”
一侧的李纯脸又是一黑。
这简直就是打他的脸啊。
因为这几个人就是他下令贬谪出去的。
永贞革新(改革因在永贞年间进行,故得名。),又称二王八司马事件,是在永贞年间,官僚士大夫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为主要目的的改革。
改革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持续时间100多天。
最后改革因为俱文珍等人发动政变,幽禁唐顺宗、拥立太子李纯,而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因为改革过于刚猛,遭到了无数人的反弹,李纯上任之后,废除了改革,贬谪了八名参与改革的官员,全部到各州任司马一职。
李叶脑对于柳宗元,刘禹锡的大名自然也不陌生,对韩遇道:“说说看。”
韩愈声情并茂,对李叶讲了一遍永贞革新的内容。
内容非常多,李叶就记住
第142章 这个大唐烂透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