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5章 一块钱的极致生意[1/2页]

秦淮茹飒香江,四合院不混了 乖乖他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秦晓如回来又闭关了,到底她又在忙和啥啊?
      原来,秦晓如在研究一块钱的打火机,就是那种塑料的,小卖部一块钱几块钱十几块钱一个的,尤其是在机场,每年不知道要收多少个的,往外得用货车拉的,不让你带上飞机,所以身上有过安检就要丢了。
      但是,你知道吗?这小小打火机里面包含的技术却是别人拍马也赶不上的,大家是不是有很多的问号?这样一个毫无设计水准的玩意儿竟然也是世界第一?别的国家竟然做不出来,还真是这样,做一次性打火机需要用到液气相变,气体扩散,燃烧条件,火焰控制,打火强度等等一系列的复杂计算,更是需要设计20多个左右的零件,50多个生产环节,在后世国外一个打火机要几百块,硬生生被我们用技术搞到了一块钱,就连通货膨胀都不能让这个小玩意涨价,关键它还特别好用,明明叫一次性打火机,却能一直用到没气,无论你是想学小马哥抽烟还是想约几个好友来个小烧烤,这个一块钱的极致生意,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要从80年代开始,80年代开始的不仅有从唐山“菜刀帮”开始的严打,还有这个蕴含着巨大能量的生意。
      80年代当时日本发明了一种金属外壳的一次性打火机,两三百一个,这也不是普通老百姓消费的起的,但温州人却从里面看到了商机,他们把日本打火机拆开重组,反复研究什么部件可以不要,什么材料可以更便宜,最后居然复制了出来,价格还压到了最低,这一下就挖到了一座金山,当时温州一下子多了500多家打火机工厂,形成了一个支柱性产业,温州打火机能牛到什么程度啊?只要市面上出现一种新的打火机,温州人就能在第一时间内复制出来,而且能改造成更先进的款式。
      后来更是横扫全球,把控了全球80%的市场,后来由于欧美的打压,国人开始技术专利攻坚战,比如控制火焰稳定的恒流阀技术,再到后来的产业集群,温州人搞塑料打火机,宁波人搞塑料打火机,广东人专门搞砂轮打火机,大家错峰把生意做大,更是采用机器代替部分人工,最大时占据全球95%的市场份额。
      所以秦晓如瞄上了这个巨大的市场,她让小系统从拼夕夕上吞来各种各样的打火机开始研究,拆了装装了拆,天天搞的书房怪味频出,后来赵叔怕她把别墅点了把她把自己给烧了,所以把后面空着的一个二层杂物间改成了秦晓如的工作室,把她的那些瓶瓶罐罐都搬了过去,里面放了好多灭火器,也是醉了。
      赵叔和熊叔一家人收拾秦晓如的书房,收拾了好几天才收拾干净,原来的装修熏的去黑,只能敲掉重新装修,而秦晓如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中间有好多人来找过秦晓如,都让赵叔给挡了,实在惹不起的人就把她带到秦晓如的工作室,隔着窗户一看,一地的图纸,实验桌上堆满了瓶瓶罐罐,还是一身白色的长款睡衣,上面染着不知名的颜料,长长的头

第135章 一块钱的极致生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