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看书的李梅花被突如其来的敲门声打断了思绪。
她满是不耐烦的语气,不情不愿的去开门“谁啊,敲什么敲”
李梅花刚打开大门,就看见门口的李赛男和李建林,看见他们俩,她就是心理素质再好,语气也不自觉的带上了两分心虚。
“李叔,赛男,你们怎么过来了”
李梅花看着不说话的父女俩,心中的不安逐渐放大,语气更是带上了两分慌乱,“李叔,赛男,你们过来有什么事吗”
李赛男也没回答她的问题,她直接走上前,对着李梅花,咣咣咣就是三巴掌。
李赛男恨恨的看着李梅花,“我为啥打你,你应该清楚了吧,你要是不清楚,我可以再来几巴掌,让你清楚清楚”
李梅花捂住被李赛男打的脸,又看看看热闹的街坊,这个事情她不能认,认了郑家伟就完了,她也完了。
李梅花还想狡辩,她眼中含泪,柔柔弱弱的说到,“赛男,你是不是误会了什么,我只是在家伟哥这里暂住,我们之间没啥的”
李梅花柔柔弱弱的样子,让看热闹的街坊有些都开始怀疑,是不是他们错怪她了。
对比王大姐却不为所动,她早就像看郑家伟不顺眼一样,看李梅花不顺眼了。
在王大姐看来李梅花看着就不像正经人,正经人谁会整天柔柔弱弱的在家待着,啥也不干呢。
一般这样啥也不干的多是家里有钱,或者身体不好,这两点李梅花哪一点也不符合。
王大姐心里暗暗得意,还是她眼光好,一眼就看出来郑家伟和李梅花这两人有问题。
李建林看见李梅花的时候是震惊的,毕竟李梅花他认识。
李家那两口子是出了名的重男轻女,有四个儿子和一个闺女,一家子都是壮劳力。
按理说下地干活,怎么也活的很好,可这一家子都不下地干活。
可这家人更是天天在家歇着不下地,让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天天在地里干活。
十来岁的小姑娘能挣多少粮食,所以这家人普遍饿的干瘦。
偏偏小姑娘还特别好学,经常在村里学校旁边的窗户听课。
李建林当时感慨李红梅的不易和好学,还经常跟何云敏商量后拿点吃的喝的给她。
李建林现在想想,他自诩看人准,结果竟然同情了这个一个抢他女儿老公的白眼狼。
不过郑家伟被抢了也就算了,毕竟早早看清一个人,他闺女还能早点解脱,说不定还能遇见更好的。
这边的李建林感慨不断,那边的李赛男却真是很佩服李梅花的心理素质,都这时候了,还敢狡辩。
她索性不再跟她多说,直接带着看热闹的街坊,推开了他们的住的屋子。
拉开了衣柜,看着摆放在衣柜中混在一起的男女衣服,李赛男心想,这次看你还有啥好狡辩的。
语气都带上了止不住的恨意,“来,大家伙都过来看一看,这就是暂住,住在一间屋子里的暂住”
“这间院子,三个屋子,再怎么暂住,也不用住一间屋子吧”
这时候看热闹的街坊,已经都看的明明白白了,合着这两个人还是认识。
之前郑家伟还跟他们说,李梅花是他乡下老婆,看见李赛男父女又说是暂住,结果暂住住一个屋。
李红梅看李赛男往屋里走的时候,就知道不好,她也顾不上委屈了。
只想去阻止李赛男,可她刚走两步,就被王大姐拽住了胳膊,动弹不得。
现在看街坊都知道郑家伟和她的关系了,她再解释也解释不清了。
李红梅干脆就不说话了,她只想让那些街坊赶紧散去,这事不要传到郑家伟的学校去。
只要不传到郑家伟的学校去,只要郑家伟可以顺利毕业,那他们的未来肯定就会比李赛男个村姑过得好。
这么想着,李红梅颇为得意的看了一眼李赛男,你家庭条件再好,父母再宠你又如何。
你付出再多又如何,郑家伟照样不喜欢你。
李红梅觉得自己还颇为感谢李赛男帮她培养出一个优秀的老公,帮她辛辛苦苦照顾女儿。
李红梅越想越得意,突然觉得李赛男知道了也挺好,至少以李赛男的脾气,肯定得跟郑家伟离婚。
这以后她就是风风光光的大学生的老婆了,以后她的日子肯定比李赛男这个被老公抛弃的女人好一千倍一万倍。
王大姐一直抓着李红梅,看她也不挣扎了,居然还能看出来开心。
王大姐自诩见多识广,也被这女的的无耻惊到了,抢别人家男人被逮个正着,一点不怕,居然还开心。
王大姐看着无耻的李红梅,突然觉得李红梅和郑家伟还挺配,都一样的无耻。
对,郑家伟,王大姐突然想到了,郑家伟干这样的事,怎么还能有脸在学校待下去,学校怎么能要郑家伟这样的学生。
如果郑家伟被退学了,看谁还敢说郑家伟比她儿子优秀。
王大姐一想以后她儿子就是巷子里最优秀的,就开心,她已经迫不及待的看郑家伟被退学了。
再加上,王大姐也颇为同情,这被郑家伟欺骗的父女俩,有心为他们伸张正义。
于是王大姐颇有一副领头人的样子,指挥着众人。
“街坊们,我们被郑家伟骗了也就骗了,但我们不能让学校再被郑家伟这个伪君子欺骗。”
“这样的小人不配再呆在学校,这要让他好好毕业进入社会,不定给社会造成什么危害呢”
于是王大姐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让我们为社会做贡献,拆穿郑家伟真面目吧”
这时候意识到被郑家伟欺骗的街坊们,当初多喜欢郑家伟,这时候被欺骗了就有多气愤。
一个个仿佛化身正义使者,要为社会做贡献。
李赛男看着眼前这一幕,也正是她所希望看见的,虽说有些利用了王大姐。
但前世王大姐的儿子高峰因为毕业分配比郑家伟好,被郑家伟诬陷乱偷钱,最终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没了毕业证,郁郁不得志,最终只能守着家里的杂货铺过日子。
&n
第4章 众人齐聚揭面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