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的前提下完成的。
可控核聚变迟迟不能突破的原因,就是在超导材料方面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在维护环节耗损了大量的能量,所有增益因子迟迟不能有突破性的提升。
可是,超导材料有任何一点提升,对于世界来讲都是极为重要的,任何一点突破那都是诺奖级别的。
众人在狂欢之后冷静下来:“徐神,你今天当真能做出来室温超导材料?”
“徐神,我们承认你很牛,咱也没必要吹这个牛吧?”
“徐神,我们今天还是缓缓吧,我们的工作都听你安排。”
这些顶级工程师们,有些厚道的都劝徐戎,让他不要悠着点吹。
另外还有些不厚道的,唯恐天下不乱的,则是越来越来劲。
“怕什么,我们徐神还有做不来的东西?”
“我们徐神三下五除二搞定理论部那帮家伙,这点东西还能难住我们徐神?”
“今天徐神要是能做出来,以后我给徐神端茶倒水,而且还捏肩捶背!”
有人起哄,有人架秧子;
有人担心,有人不屑。
徐戎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眼神坚定。
随手挑了台电脑,熟练的打开设计软件,开始复原超导材料的力学和晶体结构。
对,就是复原,前世的徐戎对于超导材料的运用极为熟练。
毕竟前世在完成可控核聚变工作的时候,花了好大一番心力去完成这个相当重要的前置技术。
短短三十分钟的时间,徐戎已经完成了超导材料的建模。
徐戎检查一遍,没有问题,就立刻开始投入到了实验制备常温超导材料的操作中。
在徐戎离开电脑以后,众人围在徐戎刚刚设计的那张建模图的周围,发出阵阵惊呼。
“卧槽!这个晶体结构怎么这么完美?”
“卧槽,这个力学结构还真的有可能实现超导。”
“这难道就是人和神之间的差距?”
“我特么这么多年的工作都研究到狗身上去了?”
......
徐戎已经顾不上这些了,将全套的工装服穿好,戴上安全帽和防火手套开始制备。
徐戎选择的碳基材料,用碳化硅在真空条件下进行1400℃的高温,通过延展法可以获得厘米级别的石墨烯晶体。
接着在一定温度下,用溶剂进行处理,将石墨烯扭转角度,最终就能得到常温超导材料。
徐戎永远都记得那个魔幻的角度,11.27°。
因为就为了这个角度,徐戎前世带着五十多个人的团队整整研究了半年的时间,才找到。
哪怕是偏一分一毫都不行。
在前世,这被称之为徐戎魔角。
是众多用徐戎名字命名的公式定理之外的一个小定则。
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努力,一截1.72厘米长0.13厘米粗的黑色柱状物体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徐神,这玩意儿可以实现常温超导?”有人不信地问道。
“不信,你们就拿去试试嘛。”徐戎擦了擦额头的汗,不屑地说道。
走走走,薛正领头小心翼翼地戴着手套把这点成品捧到了精密电磁实验室。
徐戎坐在座位上,毫不在意,自己做的东西肯定是没问题。
不到十分钟,精密电磁实验室传来了一声声惊天动地的尖叫声。
第22章 手搓常温超导材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