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其实并不忙,无非就是翻新一下史书,每日轮值一人,上朝记录一下朝堂的重要事宜。
      这不,陈俊正愁的“如何上朝”这件事儿,也解决了。
      只不过每日轮值,这个不好,要是能天天上朝,那才对自己搅动朝局有帮助。
      于是陈俊就向王渊申请,王渊官居三品,又是御史监鉴正,凭借陈俊这层关系,自然而然的就应下来了。
      从明天开始,陈俊就能如愿以偿的上朝了。
      “有机会接触大佬,才能参与大佬的事儿!先观察几天,然后找个机会,让自己升官发财!”陈俊心道。
      王渊带着陈俊转了一圈御史监,这里除了书还是书!
      幸好陈俊本身也文史一类的书籍,若是换了别人,可能早就不耐烦了。
      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查阅一下近几年的朝堂卷宗,查看一下,各个党派人员的言论,推断一下他们的性格。
      京城的官员,工作并不像地方那边繁杂,除了六部跟府衙相关人员等实操性比较强的官员以外,其他的,一般早朝退朝之后,就比较闲散了。
      因为陈俊神情长期上朝,所以今后退朝之后,他也无事可做,这也给了他时间去看卷宗。
      这不,陈俊现在已经搬了一摞书本,在旁边白纸上,又写又画起来。
      他花了三个时辰,终于理清了目前的一些脉络。
      激进派:以太师跟刑部侍郎为主导,户部,礼部,工部为辅助。
      太师年过刘旬,按理说,太师是皇帝的老师,应该偏向换上才对,嘿,竟然明目张胆的对着干,这与他是三朝老臣有很大关系。
      而刑部侍郎,也是官职世袭,而且还是太师的学生,曾与先皇一起,于上书房一同受教。
      保皇派:以左右丞为主,兵部,吏部为辅助。
      左丞王锦康,右丞许仕峻都是四十多岁的年纪,便已成为正一品大员,可魏才华横溢,天纵之姿了。
      两人已为官十余年,先帝在时便已得到重用,后立储之争,保得太子登机,功劳巨大;新皇又需左右臂膀的辅助,于是便升他们做了丞相。
      许仕峻更加激进,而王锦康很是沉稳,颇谙谋略。
      二人耕耘十几年,但能够仰仗的只有皇上,若不是皇上手握兵权,兵部跟礼部是直属于他。二丞想要变法,尚不知会遇到如何大的阻力。
      兵部侍郎王朝阳,是王渊的父亲,也难怪一个小小的驸马,竟能谋到三品监正的职位,看来还真不能小看这位“小老大”,以后还得多讨好他。
      吏部侍郎李令,从卷宗上看,他是那种刚正不阿的人,哪怕是脑袋上架着刀,该说的还会说,这就是传说中的敢于“死谏”的清官。
      陈俊正想着,时辰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
      因为昨天编纂们“迎新”晚宴被皇上的召见打断了,今天大家又凑上前来,吆喝着要给陈俊接风。
      毕竟一来新人太少见了,二来,有权有势的新人更少见,这种人,可得好好结交一下。
      陈俊当然乐意了,晚上聊天的时候,还能从他们这里抖一抖关于各位大人的“料”!
      于是,陈俊热情的说:“大家跟我走,今天晚上敞开喝,全场由陈公子买单!”
      众人在陈俊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朝着“香山汤泉”出发。

第83章 上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