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的话多数人还是听进去了,就算有一小部分没有完全听进去的人,在这样你追我赶学习环境的影响下,也变得积极和努力起来。
周一的大课间有升国旗仪式,那块记录着慢慢爱意的板子就在必经之路上。
这下,高一的新生和高三的老生都看到了,新一轮的议论又开始了。
这一次的议论范围是全校性的。
“高二18班,又是这个高二18班,这到底是什么神仙班级啊!”
“啊啊,好羡慕这样的师生之情啊,什么时候我们的老班也能跟这个杨老师一样就好了。”
“呜呜……我还不想这么快高考啊,我能不能申请留个级,到高二18班去体验一下?”
……
很多很多充满羡慕的话在每个班级里流传着,也有关系好一点的师生会进行着如下的对话:
某些老师:你们就不能学学高二18班的学生,对你们的老师好一点?
某些学生:老师你能不能学学高二18班的杨老师,对你的学生好一点?
一场关于师生关系的辩论在锦城一中内卷起来。
叶惜听了黄颖颖描述了另一个版本的内卷,那就是:
某些老师:你们想跟高二18班的学生一样的待遇,请摸着你们的良心问问自己,你们配吗?
某些学生:你想让我们向高二18班的同学学习,请问你配吗?
总之这件事在这个压力山大的期末给了大家一个调剂学习压力的宣泄口,在学累的时候跟身边的同学羡慕羡慕高二18班,抱怨抱怨老师。
后来老杨的那句“你们是我带过的所有学生里面最优秀的一届”流传了出去,一时间,羡慕高二18班成了全校每个人的日常。
见面互相问一句,“今天你羡慕高二18班了吗?”接着就是彼此摇头叹息。
搞得高二18班的同学哭笑不得,但也满心的骄傲。
原来老杨没有骗他们,他们真的很好很好,出乎他们自己意料的好,他们果然是最优秀的一届。
为了对得起这“最优秀”三个字,他们也得加倍努力,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对。
这里是锦城一中,他们是学生,成绩是评判他们是否优秀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否则大考过后,成绩出来,到时人家发现,天啊,被称为最优秀的人居然是不折不扣的学渣,那他们的脸要往哪儿搁?
所以高二18班的学习风气也开始内卷了。
老杨的目的达到了,一天到晚乐呵呵的,笑得像个老傻子。
别人不敢说他,但校长却很不客气。
他不情不愿地给老杨倒了一杯茶,“我说你那块板子还要放在那儿炫耀多久?”
老杨做出一副无辜的样子,反问,“咦,不能放吗?为什么啊?我没有妨碍到别人啊!”
听听,这话要多绿茶有多绿茶,把校长气得胡子都要吹起来了。
“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你不收我就让人去收了。”
 
第148章 喜欢她的耳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