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心里没点想法是不可能的,只是陈婉娇想的却不是委屈受了轻视,正相反,她觉得晨晓能与她掰开了讲清楚,是重视她的表现。
自从与莫晨岚定亲的事儿传了出去,她没少听见风言风语,看好的没几个,多是说那莫晨岚走了运道,得了个能钻营的妹妹才攀上了她爹。
又说她爹是什么年纪大了,人也糊涂,竟能把自家千娇万宠的姑娘,许给莫晨岚那样一个从乡下爬出来的泥腿子。
清河县好歹是个县城,松安府也不是什么穷困潦倒的地方,可在京城这些人眼里,不是京城的豪门大族,便都是些乡下来的泥腿子。
何况,莫家兄妹没有父母,又无甚靠山和根基,最大的倚仗莫过于莫晨岚考了个状元,在皇帝面前有些得脸,而晨晓又是个有福气的,竟能寻到些与众不同的粮种,解了百姓的生存之苦。
可要说底蕴,再有十个莫家兄妹也是不够这些人看的。
又是三日,晨晓看着精气神好了些许,她给宫里头递了话,带着改良好的弓弩去了御书房。
御书房内,皇帝端坐,又有几个重臣依次而列,只余光中透着审视,观察着晨晓。
晨晓眼观鼻鼻观心,权当不知道,将弓弩呈了上去,将在幺幺那儿问来的和自己总结的改良技法一一详说。
旁的人不懂这些,只觉得晨晓一个小丫头莫不是在胡说八道,什么射程达到百米之外还能保证九成的准头之类的,人眼尚难看清百米之外的细微处,弓弩如何达到?
可工部就是干这个的,工部尚书看着晨晓,越听眼睛越亮,到最后也顾不得自己身处何方,当即与晨晓探讨起来。
晨晓不是那盲目自信的人,若是有自己听不懂或不明白的地方,要么心里问幺幺,要么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工部尚书,她回答不上,无法解释。
若是有关改良弓弩的地方,她则以感觉、试错多次等理由搪塞过去,更表示还能再做几个当样品,随便工部拿回去拆解实验。
这可正对了工部尚书的胃口,看着晨晓的眼神越发柔和起来,甚至在考虑家里有没有适龄的男儿,将晨晓娶回家才好。
晨晓也是不知道他心中所想,若是知道恐怕一个字都不会跟他说。
改良弓弩交给了工部,皇帝自然是要赏赐的,晨晓婉言谢绝,表示自己还有其他想法,待都有了成果,再谈奖赏不迟。
她越是这样,皇帝越发欣赏,心里更觉得连城一事,委屈了她,不自觉地就会对莫晨岚客气。
原本,莫晨岚应该在翰林院学习深造三年再派遣个大展宏图的官位,可有了晨晓这一出又一出的献宝,加上莫晨岚自个儿争气,临近年关时,莫晨岚蝶调令先下来了。
工部,左侍郎。
这算是意外之喜,晨晓美滋滋地想着,工部之后就该兵部或是吏部,再往上爬可就容易得多了。
莫晨岚与陈婉娇的婚期也定了,选的是正月十六的日子,有陈首辅在,这日子自然是陈首辅操持着选的。
如今,两家亲事几乎没有变更的意外,陈首辅一家早已将莫家兄妹当一家人看待,尤其莫家家中无长辈,陈首辅就成了大家长。
莫晨岚也不是那迂腐的,觉得事事请教陈首辅便是堕了自家门楣,像个上门女婿。
他可以说是事事以陈首辅为首,陈首
第026章 大冤种驸马的逆袭26[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