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yohav的公司全名是yohavkors,是美国一个老品牌,以衣服为主,同时还包括鞋子、包包、小饰品、帽子等。以优雅的设计,高质量取胜,定位中高端人群。
      yohav虽然年轻但是他成为家族企业的掌握人并不是靠家人的庇护,他毕业美国哈佛大学,本科研究生读的是工商管理,加上从小就被当继承人培养,接受不同名师的授课,从高中开始就进入企业实习,大学期间已经作为管理者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
      研究生毕业后,他就直接当公司的掌权人,得到董事会的全票通过。这几年,他更是把公司从300多家专卖店发展到800多家,把部分中端的服装生产转移到劳动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这是这趟他到花国的目的,只是没有想到刺绣能给他这么大的惊喜。
      报价单上的价格在他的接受范围内,小件的绣品在他的专卖店可以卖到50美金左右,披肩可以卖到100美金。加上运费,利润也是很可观的,因为全是手工制作,不像衣服那样可以大量生产,但是他本来计划走的就是精品路线,饥饿营销才能让客户看到产品的稀缺与珍贵。
      他是一个精明的商人,这几天他也不是一直呆在酒店,已经考察了羊城几家加工厂,这里的劳动力充足,工资低得不可思议。yao就是一个漂亮的小骗子,想骗走他银行里面的钱!
      “yao,thesepricesaretoohigh,iwantareasonableprice,iwantlongtermcooperation,pleasegivemegoodprice.”yohav想要讨价还价。yao虽然很迷人,但是该有的精明他不会丢半分。
      陆瑶知道价格不会这么容易谈下来,如果绣品能够打开市场,这将是一笔长期的合作。现在一毛钱的差别,将来数量大了就是一笔大钱了,特别是在国家急需外汇的情况下,陆瑶真的是一分钱都不想降下来。不要跟她谈劳动力成本低的问题,刺绣工人并不是一抓一大把,要达到yohav先生要求的绣工,陆瑶确定并没有很多。手艺的特殊性决定产品不能按照普通的成本来定价,双方都不肯让步,僵持着。
      另外一个外商sophiaholland也挑好了产品,但是她在等yohav先生订单的确定。很明显这群外商中,yohav是领头人。他本来就是做衣服的,自然需求也是最大的,如果他能把价格砍下来,对他们来说就是锦上添花。
      sophiaholland公司主要是做家具的,需要沙发套、被套、屏风等,她也不着急,想等yohav先生把价格谈下,她再去跟yao这个小可爱谈。她算是看出来了,yao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虽然长得漂亮但是脑袋更好使。在这个谈判中挥放自如,直接切入要点,针对性强,在保证自己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会为对方留有余地。yao很清楚这些绣品如果在国外利润会很高,但是她并没有很强势抓住这点,她更多想表达的是,绣品的精美,强调绣品是一个文化内涵赋予它们更高的价值,刺绣能让他们挣更多的钱,这个一个双赢的合作,如果一直压价格,这样的合作是不对等的,良好合作的前提是平等的对话,是双方都有利润空间,都能发展,这样的合作才是强大与紧密的。
      她声音娇娇的,虽然已经控制了,但是天生的嗓音改不了,虽然软软地,但该坚持的一步不退,能退让的也会退让给对方。看得出来,yohav先生快要坚持不住了,sophie觉得谈判很快就要结束。
      从头到尾,陆瑶表现得很稳。王淑凤跟大叔在旁边,气都不敢大喘。他们认为可以把价格降一点,但是又怕打乱陆瑶的计划。
      yohav先生最后败下阵了,yao的理由太充分,他被说服了。他自己都怀疑价格是不是给太低了,yao每句话听着都有道理,间接和直接告诉你价格没有降下来的空间。他知道yao不可能接受降价,揉了揉太阳穴,他决定退一步了。
      他把底线告诉yao,每个款只需要降0.5美金。但是如果第一批的销量好的话,他会继续下单,并且会增加类品。当然,为了公正,他会让财务整理一份报表出来,寄到花国。
      这真是意外之喜,接下来就不愁订单了。陆瑶说了声抱歉,然后走到大叔那边,把yohav的想法告诉他。她原来的计划是,每个款可以接受降价的空间在1美金内,0.5美金是可以确定的。最主要的是,yohav的承诺等于把刺绣厂跟这个服装大亨绑定,只要他们的质量过关,那么合作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大叔有点担心厂里的产能不足,他当然希望订单量大,但是厂里人手不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虽然我也想订单越多越好,但是吃下这6万订单,厂里已经没有太多的产能,还有给苏菲女士留产能。”大叔为难地说。
      这个真不是问题,陆瑶建议刺绣厂可以先把订单接下来,以工厂的名义跟外商签订合同。然后,从羊城其他刺绣厂挑选合适的合作伙伴。在合作的全程中,统一由臻美刺绣厂采购所有的原材料,同时派出技术好的员工入驻到其他刺绣厂,作为质检员,从材料到质量都能把控,最后经过检验后的产品才会付款。
      现在的绣房、刺绣厂很多,她们的订单量少,管理也松散,出来的产品质量有高有低,如果直接让他们来接订单,只会把自己的招牌砸掉,陆瑶的方法能从源头解决这个问题。工厂想接订单,得先把质量把握好,材料要选好,不能偷工减料,这样有钱大家一起赚。
      大叔眼前一亮,这个法子好,他做刺绣很多年了,对兄弟厂还是很了解的,很多都入不敷出,这种合作方式,既能解决自己工厂产能不足的问题,也能拉一把兄弟厂。但是丑话说在前,如果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他是坚决不要的。
      陆瑶继续说,“当然,刺绣行业应该要与时俱进,外商的产品为什么做得好,就是适应市场

第20章 订单谈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