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这厮,不会是想造反吧!?
      别说,还真有可能。
      以如今曹远麾下之军力,短时间内算上民夫能动员起来八十万大军,那还真能浩浩荡荡的踏碎兖州。
      曹操一时有些无言。
      应该不会吧?
      对,不会,没有可图的东西啊。
      天下权柄,位极人臣。
      就算是想更进一步,也得等老子之后啊。
      近日来,倒有不少人劝谏曹操更进一步。
      做丞相,小了。
      以如今曹丞相一统寰宇,横扫四方,使汉土重新凝而为一的功绩,怎么说也得封个王吧?
      不过,这倒引起了不少士子的激烈反对。
      异姓封王,是被汉严厉禁止的,士子之心向汉,他们自小读书读的便是忠于汉室,便是汉室的江山社稷,故而激烈的抨击那些为曹操大开封王之门的百官。
      而百官们也不傻啊,谁都看得出来,如今的丞相之位早已不能满足曹操和曹远的野心了啊。
      整个汉土谁说了算啊?
      是陛下么?
      不是,是曹操和曹远。
      难道就忍得住永远低人一头么?
      肯定不能啊。
      如今许都之内,尘土飞扬鸡犬不宁,吵得颇为热闹。
      而曹远则赋闲在家中,将一干事务全部交给了各个州郡的刺史。
      直到现在,他才知道当初那个夏丘县丞孔亮,竟然是就是卧龙诸葛孔明。
      真是人生际遇何处不充满着惊喜。
      居然能时间线收束到诸葛亮都来曹远这里入仕的地步。
      而且还不是直接进入曹远的幕僚,而是从一介教书先生慢慢的入仕,从最基层干起,慢慢的接近权力的中心,上上下下事无巨细,打理的那是井井有条。
      比之其军事和谋略才能,曹远最为钦佩的还是他的执正能力,正常时间线的汉末诸葛丞相仅凭一州之地便能发动数次北伐,且几乎没有任何的内乱,此等内政能力可谓古今罕见。
      作为对比,后唐的李从珂面对契丹南下调动全国征兵抵御,只能做到“凡得马二千馀匹,征夫五千人,实无益于用,而民间大扰。”
      而诸葛亮在西川调动那么多人北伐依然能稳住民生,足可见其内政治理之恐怖。
      如今,亦然,他从基层干起,认为曹远许多政令和决议的大方向是对的,然细节之处纰漏甚多,不少人能从中取利,也会有人在其间上瞒下效阿谀奉承,战时还好,能通过战争来转移矛盾,农民有战功和巨量的激赏,对于许多粗暴推行的政令还算有较强的忍受能力。
      然四海开始承平,海晏河清之时,便不能粗暴的推行激进的政令,政令的颁布应当逐个进行,从一县一乡开始试点,让人民意识到新政的好处,让他们自发的接受,而不是强硬的监督。
      曹远便上表请求委任他为曹远都督府内长史,负责协助提调一切政务。
      又过了一年,
      曹操派遣曹仁、夏侯兄弟西征,击败了西凉马腾、韩遂,整个凉州尽数落入了朝廷的管辖之中。
      曹氏父子于建安九年实现一统,而曹远酝酿已久的计划也在逐步进行。

第233章 建安八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