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像这人说的那样,垃圾随扔随倒,那是好事呀。
      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家门口有这么臭烘烘的地方。
      不过,原来那些大铁皮垃圾箱呢?
      这种大铁皮垃圾箱也是时代的产物,倒起来方便,清运起来可就不方便了。
      想要清运一次,得出动不少人力和车辆。
      林英子说动了商会会长,联系商会内的其他商户,一起写了倡议书。
      就是她在倡议书里建议,把大垃圾箱拖走,改成小垃圾桶,每天都有专车倾倒垃圾,然后送往垃圾场。
      相关部门的领导,认为这个倡议书写的很有道理。
      要提升市民居住环境,就得从这些小细节入手。
      可是换小垃圾桶,设置垃圾清运车,这都需要钱。
      这个时候林英子又站出来,表示自己作为通达驾校和运输队的经理,愿意为城市建设出一份力。
      林英子一口气捐献了一百个塑料垃圾桶,还捐了两辆二手旧卡车。
      林英子带了头,其他商户也不甘示弱。
      有捐垃圾桶的,有合伙捐垃圾车的,一来二去竟然凑够了一个车队。
      这让市上的领导很是感动。
      早在龙山出现灾情的时候,商会就出钱出人出力,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这次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商会又是出钱出力。
      个体户都这么热心,他们作为有话语权的人,必须得支持呀。
      众人拾柴火焰高,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高层也加紧进行协调运作。
      五一刚过,市政部门就成立了一个垃圾清运队,专门负责每天清倒垃圾。
      当然了,北安市很大,垃圾清运队只能先覆盖部分地区,其中就有劳保厂。
      至于原来安放大铁皮垃圾桶的地方,被清理的干干净净,然后种上了鲜花。
      不过几天功夫,劳保厂南墙对面,就变得鸟语花香。
      以前人都绕着走,现在人特地要跑过来溜达两圈儿。
      而这个时候,商铺装修工作也进入了尾声。
      周边环境好了,跑来看商铺装修的人络绎不绝。
      有不少人都去通达货运队打听消息,想从林英子手里转租下一两间商铺。
      毕竟这里一共有三十八间门面,不管卖啥,林英子也用不了这么多呀。
      “我的确是用不了这么多,留下十间备用,其他的都转租出去吧,不过只能租一年,合同一年一签。”
      林英子不耐烦应付这些人,把具体工作都交给了会计。
      “那转租的价格呢?”
      “小的一年三百块,大的三百六。”
      这个消息传出去,劳保厂的人都轰动了。
      好家伙,六十块钱租下来的门面,转手就能租三百六,这简直是暴利啊。
      就连冯厂长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如果他能想到的话,先改造这些门面,再清理环境,是不是就能租出高价了?
      这门面明明就是劳保厂的,赚大钱的却是外人,这不公平啊。
      就在这个时候,葛主任领了个年轻人,还拎了两瓶酒,跑到冯厂长家去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后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