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陶爱国的性子耿直,也是不受要挟的主,听了老队长的话,就转身又要去找人。
      “陶会计,你等等……”就在这时,林英子把他拦住了,“咱不能光找熟练工,还得找能保密的熟练工。”
      “这……”
      陶爱国和老队长都不笨,听林英子这么一说,两人立刻恍然大悟。
      粉条机靠的是技术,就算是摆在地上任人看,别人也学不会。
      可林英子提出的这两种新食品,虾片和锅巴,那就不一样了。
      稍微懂行的人,只要跟着做一遍,很快就会掌握加工流程。
      还有些嘴灵的人,只要吃几块,就能尝出主要成分。
      像三婶和大丫头这样,明显有外心的工人,倒腾不走粉条机,肯定会把制作虾片的技术外传的。
      “小林同志,你提醒的对,我真是当局者迷呀,爱国,你听明白了吗?去找两个牢靠的,手笨点没关系……”
      老队长立刻吸取教训,一脸严肃的叮嘱陶爱国。
      这可真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老队长你能不能不加最后一句话?
      没多大个功夫,陶爱国就领回来俩工人。
      这俩工人从身材和脸色上来说,跟陶爱国差不多,表情憨厚耿直。
      俩人眼里有活,一进屋就找东西要干活。
      老队长急忙给林英子介绍,这是陶爱国的两个本家兄弟,父母都在村里,目前还没娶媳妇儿。
      他俩领着队里的分红,还种着队里的地,绝对不会把技术外传的。
      得知是这么个情况,林英子就跟两人握手,然后一起坐了下来,认认真真的梳理了一遍制作虾片的流程。
      虾片里的这个虾字,其实大有讲究,早期制作虾片的时候,是使用煮过虾的汁水和淀粉的,这样做出来的虾片,才会带有好吃的鲜虾味儿。
      这就导致,早期制作出来的虾片并不是完全透明的,里边会掺杂有虾肉的碎屑。
      “虾片里没有虾,锅巴里没有锅,我的意见是,可以使用煮虾的汤水,但是掺合淀粉的时候,一定要先过滤,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是可以避免外人看出端倪,揣摩出咱们的制作流程,另一点就是可以提升美观度。”林英子建议道。
      陶爱国和两个帮手连连点头,“行,就按你说的办。”
      仁厚公社旁边就有条河,没有大虾,小河虾是不断的。
      虽然现在是冬天,可两个助手有的是办法,别看这俩人块头大,砸冰钓虾却是一把好手。
      大家一起动手,很快就搞到了虾汁,也弄出了淀粉,热火朝天的做起了虾片。
      林英子也没闲着,这段时间陶爱国又攒了不少零件,她得把剩下的粉条机组装起来,毕竟还拿着人家的分红呢。
      这一忙就是昏天黑地,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陶爱国喜滋滋拿来了劳动成果,让林英子观摩。
      虾片必须要先蒸,然后切片晾干。
      陶爱国拿来的,就是正在晾干的虾片。
      “看样子差不多,具体得晾干之后,再下油锅炸一炸,然后就可以尝味道了。”
      锅巴的

第九十四章保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