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黑大汉一眼,就明白他在愁什么,“跟小卖部一个价,五分一根,买五根以上,就算四分。”
买五根算四分的话,那就是两毛钱。
大部分人都掏出两毛钱,准备买五根带回去,这玩意儿比棒棒糖经造,给娃一个够啃半天的。
几个老头反应很快,很快就选出来收钱和装货的。
他们毕竟不是专门来做生意的,等这一桶玉米棒棒出完,确定机器运转良好之后,就不再往里加玉米粉了。
看热闹的人还挺遗憾,想给娃买个零嘴,这下也买不成了。
可见这种膨化食品,在如今是多么的受欢迎。
黑大汉手脚利索,把剩下的玉米棒棒捆在一起,非要塞给林英子,“小师傅,你的技术太高明了,你到这边来,我给你算账。”
林英子跟着黑大汉走到了电线杆后边,看着对方从兜里面掏出零钱来,准备支付维修费。
而这边的几个老头手脚利索,把膨化机用帆布蒙了起来,他们变戏法一样,牵来了一辆驴车,合力把机器抬上去,看样子准备运走。
很快黑大汉就数出了一摞钞票,有零有整,一共十块,他笑呵呵地递给林英子,“小师傅,你能不能给我们留个地址呀?这机器再坏了,我们还得找你。”
膨化机坏了不止一天,所以黑大汉很清楚,在这片地界,只怕除了林英子,没人能修这玩意儿。
修一次就有十块钱入账,林英子没有理由拒绝,不过她也没有忘记,如今是个特殊年代,可是不允许私人投机倒把。
不知道帮人修理机器,收取费用是个什么性质?
黑大汉似乎看出了林英子的疑虑,小声说道,“你别担心,我们是大队办的企业,是政策允许的,你帮着厂里修东西,收点零件钱是应该的。”
既然如此,林英子就笑纳了。
刚把钱装兜里,黑大汉就问道,“小师傅,你别走啊,那地址呢,以后我们怎么找你?”
林英子还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她想了想就说道,“我就在这附近住,隔三差五就要来青年街上转转,你们要是还有什么东西坏了需要修理,就在老地方等我。”
万一等不着怎么办?
黑大汉挠了挠后脑勺,笑得十分憨厚,“那行,你也记一记我们的地址,我们是红旗公社一大队的,以前的老仁厚庄。”
林英子笑着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拎着一捆玉米棒,林英子并没有急着回培训班,而是去了废品收购站。
修理机器,最要紧的是零件,可不能需要什么找什么,得有计划的提前备起来。
门房老头对林英子的印象极好,看她拿了一捆玉米棒要放下,老头十分不好意思,“昨天还拿了你一包烟呢。”
“老师傅你就别客气了,这就是小零食,你带回去给孙子吃。”
看到林英子如此真诚,老头也就笑纳了,还主动借了手电筒,方便她翻找机器。
这可不是老头以公谋私,而是这个地方,所有的东西定位全是废品。
如果有识货的人,能从里面淘出金子来,老头也愿意行个方便。
变废为宝,物尽所值,才能实现废品收购站的真正价值。
因为昨天被人用手电筒照过,所以今天林英子就特别小心,确定周围没人之后才开始翻找电机,寻找合适的零件进行拆解。
第十一章第一桶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