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孙连军默默把郭大撇子拉走道:“让他自己安静会吧,他这会儿需要静下心来。”
郭大撇子跟着孙连军离开了。
王建成对于钳工钻、锯、搓、削等都很熟悉,包括车、铣、刨、磨不管是在学校实习,还是在公司设计,都涉及到过,但对于这么复杂的拆装,心里确实没谱。
虽然【系统】告诉他说没问题,但对于未知的恐惧实际上是每个人都会存在的,拥有系统的王建成也不例外。
半小时很快过去了,王建成就保持一个姿势坐了半个小时。
工人慢慢聚集了过来。
王建成和易中海也都准备好。
并排的两个工作台上分别放着:
一块手表;
一套工具;
一个头戴式单眼放大镜;
一盏工业台灯。
王建成和易中海分坐两边。
工人们则围城了一个圈,有的站在凳子上,有的站在机床上,更有的挤不到前面,搬来了梯子。
杨厂长一声令下,王建成和易中海开始了。
只见两人带上放大镜,低头开始拆卸手表。
打开后盖,工人们一阵惊呼,只见里面机芯密密麻麻的全是零件、齿轮。
王建成和易中海像没听到似的,低头拆零件。
镊子、拔针器、压针器、风球、毛刷,各种工具在两人手里不停的换来换去。
而手表的零件也一个一个摆在了专用的盒子里。
零件实在是精巧,站在稍远处的工人只能看到盒子里一点一点的闪光,完全看不清零件的样子,但依然踮着脚尖伸着脖子,默不作声地看着。
时间一点点流逝,两个手表在王建成和易中海手里被完全拆散,整整齐齐的摆在了盒子里。
对于他们两个而言,不仅仅是拆这么简单,他们还要记清楚每个零件的安装顺序和位置,待会儿原位安装回去,不然最后剩一个零件就尴尬了。
两人在同一时间停下手里的动作。
杨厂长和李副厂长走过去挨个检查了两个盒子里的手表零件。
数量一致,连零件的分类、摆放顺序都像商量好似的,一模一样。
“易师傅和王建成两人在拆卸阶段打成平手。”
杨厂长和李副厂长商量后宣布道。
瞬间车间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所有人都被两人精湛的技术所折服。
“大家安静一下,我宣布第二阶段的比赛——装配,现在开始。”
王建成和易中海顾不得休息,就投入到手表的装配中去。
拆卸困难,那装配就是难上加难,如果装错一个零件,发现的早还好,发现的晚就要拆了重新装。
特别是手表,扭簧、齿轮需要和时针、分针、秒针一一对应,错一个,就有可能时针变分针、分针变秒针,甚至倒转都有可能。
虽然不是体力活,但两人头上均已开始冒汗。
紧张的氛围不言而喻。
装配比拆卸更耗时间,也更耗精力,只见两人不停的从盒子里取出零件,清洗、除尘、安装,好像对于手表内部结构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拆的顺序一样,两人装的顺序也一样。
盒子里的零件一个个减少。
终于,两人同时停下动作,用布擦了擦手里的手表,轻轻放在了工作台上。
第61章 易中海的挑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