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得随李纨一同坐下。
李纹、李绮见母亲不再反对,也各自羞涩的把珍珠收好,娇怯怯的坐在李婶娘身后。
待丫鬟素云上了香茗,和着这园中刚采摘的熟杏,李婶娘才又客气几句,带着李纹、李绮并贾兰一起告退,留二人在厅内述事。
此时李纨才道出李婶娘在此的原由一李婶娘本为李纨叔父的正妻,亦同自己一样,寡居多年,独自一人抚养李纹、李绮长大,原本李婶娘丈夫就只是京城一七品小官,病重之时请医用药几乎用尽家资,过世之后,李婶娘带着两名幼女,回了金陵祖宅寡居,只得依靠不多的田产,再帮人做些女红艰难度日。
李纨父亲李守中曾任国子监祭酒。官职从四品,看似不大,实则非公认有德有才者不能担当。又是国子监生之师,掌教育和科举,堪称天下读书人的先生。虽致仕多年,又为人正直清贫,可也算是朝中清贵。
李家世代书香门第,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李纨当初嫁入贾府,也非李家攀附贾家门庭,而是贾家有意求娶。
贾珠十四岁进学考中秀才,贾敬又是乙卯科进士。尤其林如海考中探花郎也与贾家联姻,才让李守中认可与之联姻,将李纨嫁进贾家。
李纨因为娘家出身清贵,贾家没有一人敢小看于她。贾母、贾政对她亦也尤为满意。可惜李纨命运多舛,丈夫早夭,守寡之人独守幼子,贾兰又无袭爵可能,李家担心女儿在贾府受到苛待,方起探视之意。
可嫁出女儿如泼出之水,李纨寡居,自是无法回家省亲,李守中也无法跋涉千里探望女儿,以免给贾家一种不放心女儿的口实。
李婶娘一日听李纨父亲李守中所言,想托她去京城探望同样寡居的李纨母子,只想向外人表示,李纨虽是命运苛待的寡居妇人,可仍有家族靠山,不能轻侮。
李婶娘本对京城熟悉,也想在京城谋生,便卖了田产,收了李守中资助的盘缠,一路车马船行,方至京城贾府。
贾母与王夫人因素喜李纨贤惠,且年轻守节,令人敬服,今见她寡婶来了,便不肯令她在外头去住。
李婶虽十分不肯,无奈贾母执意不从,只得带着李纹李绮在稻香村住下来。
宋文清这几天事忙,一直未得见到,今日已是李婶娘入稻香村第三日。
宋文清听完李纨述说亦也点了点头道:“李婶也实是不易,寡居妇人还带着两个孩子,你这处本也冷清,且你也不爱与人交往,多两个说话之人想必日子会丰富一些。”
第97章 李纨述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