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8章 千古君臣,配享太庙[1/2页]

满朝忠臣,我真不想做千古一帝! 浪子江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范蠡看着一旁的白起,看着周围趁着夜色行军的将士们。
      “大将军,虽然这场战争一旦胜利你又将是名震天下,可想过这场战争给你带来的影响。”
      白起明白范蠡的意思,点了点头说道。
      “后人看不到为了完成全歼大唐这支人马,大夏无数人背后付出了多少,只会知道是我白起指挥大夏将士,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同样也是我白起全歼了这些人马。”
      范蠡沉默了片刻。
      “将军身上的杀业太重,有伤天和。如果将军现在愿意,现在还可以换下将军。换别的将军来指挥这场战争。”
      白起哈哈大笑一声,随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狂傲,一副舍我其谁的模样。
      “临阵换将本就是兵家大忌,更何况左右不过是五十万人马罢了,全歼就全歼,没什么大不了的。再背负一次又何妨。”
      范蠡看着白起的样子沉默了片刻,话虽然这么说,但是他知道白起明白。
      很多事情往往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白起如今本就就极具争议了,身上沾满了鲜血,将来大夏统一九州,大唐的子民就是大夏的子民。
      那么这场战役死去这么多人,背后牵扯甚广。将来肯定要有人和白起清算这一切的。促进大夏各地人民的大融合。
      那几十万将士背后也有无数的家人,甚至是盘根错节的势力。天下人是杀不完的。
      哥哥的舅舅的爷爷的邻居的妻子的隔壁的老王的儿子的姑妈的哥哥,总要沾点关系。
      白起总不能告诉世人,他只不过是帝国重器的执剑人,执行着由大夏幕后的智囊团本就谋划布局好的一切计划执行。
      如果把朝中重臣甚至大夏帝君牵扯进来,这更加是他的取死之道。
      他独自认下这一切,最起码在当世还能誉满天下谤满天下。后世的人也只会记得白起杀神立下的赫赫战功。
      范蠡和白起相交多年,他也不忍心看到最坏的事情发生。
      白起看到自己这位老友为自己的担忧,又是一声畅快淋漓的笑声。
      “哈哈,少伯误要为我担忧。我觉得当代帝君将会是万古一帝。他会开创一个不一样的盛世。
      有功之臣也不会枉死。你不也说了有些事情不过是最坏的结果罢了。
      陆地神仙之境,多么年轻的陆地神仙之境啊!多么让人向往的境界呀,可叹白起今生不能冲破陆地神仙之境了,否则想一直追随陛下,马踏天下看尽大夏盛世繁华。
      彭祖尚有长年八百,绵寿永世。那我大夏的帝君又该能够活多久,他在世当威压天下震慑群臣。我等有功之臣不受陛下忌惮,自然被陛下所庇佑。
      再说了,人生在世几个秋,又何惧生死。大夏为了统一九州付出了多少代人的心血和努力,又有多少人为了九州的统一而不断前行。
      那些没有站在幕前如我们这般,享受世人的尊崇,他们殚精竭虑为了统一九州,唯恐出现任何差错尽可能做到算无遗策。
      你我之辈又岂忍将夙愿付与东流,又岂能婆婆妈妈的在这里谈论那未可知的将来之事。
      今日我白起,当为大夏覆唐之战,拉开序幕。
      我白起杀神之名也当再次响彻九州。
      九州必须统一,挡九州统一者无论是谁,也当亡于我白起的兵锋之下!”
      白起说完并没有再理会范蠡,直接驱马奔赴前线。
      范蠡看着白起远去的背影,嘴里嘀咕道。
      “是呀,阻挡九州统一者,无论是谁必须亡于大夏的兵锋之下。我辈之人又怎忍将夙愿付之东流。”
      大夏群臣派范蠡坐镇楼兰策应白起大军,毕竟几十万大军绕道大唐直奔目的地所在。一旦情况有变,接应白起安全撤回。
      关键大夏这一次派出了两支大军,就是为了全歼大唐李绩

第168章 千古君臣,配享太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