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顷,大的上百顷都是有的。
而林恒口中的那家长安城中最大的茶铺,康太青可不要太清楚,因为对方和自己家那铺子,刚好就只隔了一条街!
茗香阁,便是林恒口中那个长安城最大的茶铺,其东家,便是河南道的名门望族荥泽屈家。
荥泽屈家,虽然不算是大夏国的顶级世家,但是人家也是传承几百年的豪门望族,在河南道也是很有影响力的。
除此之外,荥泽屈家还是郑州黄氏的铁杆同盟,现任礼部侍郎的嫡亲生母便是荥泽屈家上一辈的嫡长女。
所以林恒说的没什么错,这茗香阁的东家,可以说是姓屈,但是说姓黄也没什么错。
不过要是昨日之前林恒问康太青这个问题,康太青可能还会纠结万分,毕竟林恒势弱还不得圣宠,这是全长安城百姓都能揣摩出来的信息。
要不然为什么其他王爷都在长安建府,就算差点的,也是去了封地当‘土皇帝,晋王就偏偏被安排在了华池县那么个小地方呢?
而且坊间传闻,晋王与那位吏部侍郎很不对付!
不过这一点更多的细情老百姓和康太青这种商户当然不知道,在他们的眼里,就是因为长安县令的事情牵连到了黄侍郎,导致对方因此被贬,所以才迁怒上了林恒。
因为一个不得圣宠的王爷,就得罪一名当朝大吏以及两个世家豪门,就算他康太青再想让家族振兴,也没这个胆子。
所以之前虽然有心思在林恒这打探那新茶的生意,但是康太青却从来都没有过实际的行动。甚至于还与其父商议过,是不是能有个什么法子从林恒这把炒茶的秘法给买过来,只是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来个合理的由头而已。
不过今日再问起这个问题,康太青却就没了那么多的忧虑!
盖因长安城昨日早间出了三件大事,让百姓津津乐道,茶余饭后的聊天内容都是这三件事,到了下午时分,已经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一是早间宫中便出来一队内侍,全都手持圣旨,有的去了奉辰卫驻所,有的进了吏部院的大门,有的则去了尚书省。
二是皇帝赐了晋王万亩良田,万户食邑。
这俩消息,显然是出自那些达官贵人的家仆之口,要不然普通百姓怎么可能知道呢。
而第三个消息,就是有人发现永嘉坊外突然出现了一群官兵,而后坊外贴了告示,说是要为晋王于此坊新建王府,所以自即日起将封闭永嘉坊,不许再有百姓穿行!
这一下,长安城的百姓就热闹了!
你一言我一语的传来传去,还真就给传出点真相出来了:陛下隆恩,晋王要起势了!
而且更巧合的是,昨晚他回到家中,就得知了一个消息,他们家成林恒的食邑户了,县衙昨日午间就过来下发了公文!
这...
康太青一下就悟了呀,传言绝对非虚。
并且在和父亲商谈了一下之后,一致认为现在可以主动跟林恒那聊聊新茶生意的事情了。
毕竟现在他们是林恒的食邑户了,那名义上来说,也就是林恒的子民了。
如此一来,日后要真的跟黄家起了冲突,他们也就有了推脱的理由!
什么叫子民?
所谓君为父,那就是说晋王府是咱“爹”啊!
“爹”让儿子跟自己做生意,咱敢不干吗?!
本来康太青还愁呢,该如何不动声色的跟林恒提起这新茶的生意,这下可好了,林恒自己找上门了。
回想了一下林恒刚才的问题,康太青沉吟一番,就目光坚定的回道:“回王爷,茗香阁的东家姓黄,如果王爷愿赐恩小民经营这茶叶生意,那小民的东家也就姓皇,彼之黄比及吾之皇,小民为何要有所担心呢?”
黄与皇,虽是同音,但林恒还是瞬间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然后他就笑了,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省心呐!
......
第76章 黄与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