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2016年的清明节前后,尽管远处的山野上,还有一丝的荒凉,但北塘村的这个春天却一片生机盎然。
小南河沿岸,还有北塘新村里的垂柳,已经吐出新绿,柔嫩的柳条在春风中尽情地摇曳。
北塘村的大北沟,还有西南沟,各处的山野中,映山红和杏花都次第开放,甚是美丽。
这个季节,北塘村是最不缺少人气的,那些喜爱北塘村的老顾客,就像飞到南方的候鸟似的,再次回归。
新村里游人如织,水系的流水潺潺,街景中的绿树红花相映衬,杏花从这家的院落飘出独特的香味,让这里再次仿若水墨江南。
泥土中散发出草芽萌发的芳香,南飞的候鸟们,也渐次回归,在这美丽的村庄觅食嬉戏。
每当夜幕降临,北塘村的人们,清点一天的收获,再泡上舒服的温泉澡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赵木生。
人常言:吃水不忘挖井人!
这一切,都是赵木生的顶层设计,没有他当初的大手笔、大作为,就不可能有北塘村的今天。
这一点,是北塘村的老少爷们,永远也不会忘怀的事情。
这些年,因为不耕种土地,北塘村人对于季节的变化,似乎变得不太敏感,他们在忙自己是事业,没有太留意大自然的变化。
不过,村里的干部们,倒是变得非常积极,他们都在自己分包的项目上。
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要让村里的各个项目都健康运转,给村集体创造更多的财富,这财富就是北塘人的底气。
赵国强负责督促村里西南沟的养牛场和养鸡场,这位村里的村医,重新开始学习,他要掌握更多的技术。
自打赵国强负责分包养牛场,他给赵广文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改善了牛的居住环境。
居然给牛儿们安上了广播系统,每天还给场里的牛儿播放音乐哩,这倒是让村里人感觉到新奇。
可有人上网查了以后,才明白了,这种做法不是他赵国强的发明创造。
好听的音乐,确实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还可以促进肉牛生长哩。
善于给人看病的赵国强,现在也挎着听诊器,给牛场里的牛儿诊治,开药、打针,这些都是他信手拈来的事。
还别说,自从赵国强包了牛场后,牛场的牛儿们幸福和健康指数都提升了,场子的经济效益自然就得到了提升。
这就是赵木生所倡导的“守业”,把已经有的产业经营好,使之持续发力,给北塘村创造经济效益。
最不积极的赵素芝,分包的是北沟的种养殖基地,尽管她不喜欢猪圈里臭哄哄的味道。
她总是在草莓的大棚里来回转悠,有时候也去蔬菜大棚帮忙干点啥。
可是,有了村干部的督促和照看,种养殖基地的工人们,干活不敢偷懒,也少了不少资源浪费现象。
管,总比不管要强的,王大江管的事太多,他现在根本顾不上村里的种养殖基地。
而赵素芝的光顾,就很好地填补了这个空白,她发挥了女人心细的性别优势,让基地的管理更加精细了。
特别是在产品外售和内部资金的管理方面,现在变得更加科学和精确,避免了各种跑冒滴漏现象,自然基地的效益也就显现出来了。
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为村集体的事业而拼搏。
他们都想尽快实现,李显贵提出的年底人均分配五千元的目标!
第404章、全面守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