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6章、崭新风貌[2/2页]

北塘村往事 楚风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因此,新当选的村干部积极性都空前高涨,挖矿心思去分析研判。
      这种根据别人的需求来种地,他们还是头一次遇到。
      这项任务,各村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全部上报了计划。
      许多个村都想大量种植草莓,后来,被赵木生综合调整,做了取舍。
      赵木生既是镇里的主要领导,他也是企业家,他有自己的企业。
      他更懂得一些商业规则,如果某种产品泛滥,势必影响他的价值。
      为此,赵木生坚定了一个信念,北塘镇的草莓种植,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数量范围之内。
      老话说“物以稀为贵”,赵木生的控制产量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北塘村的新村主任刘文章,小伙子年轻,非常有素质。
      他有了上一届村支书的历练,他谋划能力和眼光得以提升。
      现在,李显贵当上村支书,成为了刘文章的坚强后盾。
      谦虚的刘文章经常向显贵请教,显贵可以给他很好的指导。
      为了精细化管理,刘文章深入各家各户。
      他根据各家的旅游接待实际,列出了详细的用菜列表。
      刘文章认为,首先要优先保障本村的接待用菜和游客零星采购。
      其实,外卖给北京超市倒不是最主要的,有其他村呢。
      刘文章和王大江一起,做了详细的测算,把村里的蔬菜大棚和草莓大棚,都做了进一步的优化。
      现在,北塘村的种植更科学精准。
      最近,年事已高的王校长身体越来越虚弱,他成了养老院里的老病号。
      严重的胃溃疡,肾结石和胆结石一直困扰着他。
      尽管木生开车带着王校长,到城里的大医院进行了诊治。
      用最先进的设备体外碎了结石,开了不少治疗胃病的药物。
      可是,只要回到家里几个月,王校长就会继续不舒服。
      那结石就像长了腿似的,重新出现在这位老校长的肾里和胆囊里。
      有时,他会被疼得直打滚,汗珠子往下流。
      怎奈,王治天已经离世,他的女儿王素梅远嫁南方,家里的日子也得过。
      再说了,丈夫的生意很忙,四十岁的素梅又生了个二胎。
      素梅的家里没有人照顾小孩子,只能在电话里安慰她父亲,却不能回来照顾父亲。
      现在,风烛残年的王校长,成了孤苦伶仃的可怜人。
      赵木生和刘慧敏商量一下,决定把老校长接回家里,雇个保姆全天候伺候着。
      刚强的王校长,死活不肯跟木生夫妻回家,可是刘慧敏连拉带拽。
      唉!赵木生是个大好人,亲儿子也不过如此吧!
      王校长只好顺从木生的意思,回到家里的第二天,木生开车拉着他,专程去北京的军医院。
      在军医院进行了全面检查,再次碎掉了王校长体内的结石。
      回到北塘村的时候,王校长深受感动,他把自己的十万元积蓄捐给了北塘村中学。
      他还专门规定,这笔钱要作为奖励基金,来奖励北塘中学的优秀学子。
      这是王校长为教育事业,做出的最后的贡献。
      教育局获悉消息后,要进行专题报道,想宣传树立他这个捐资助教的典型。
      可是,被王校长婉言谢绝了。

第366章、崭新风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