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田顺利拆除了八个旱厕后,北塘村文明纠察队的名声大振。
这下子,人们再也不敢小瞧这个三人纠察队了,这几个老头可了不得。
他们每天在村子里边不停地转悠,监督各种不文明行为。
有几个不太讲究的“膀爷”,再也不敢赤膊上阵,光着膀子在北塘村的大街上晃悠了。
老蔫带着俩老头一直盯着,盯谁家不讲究,乱扔垃圾,发现后直接抓现行,这可不是钓鱼执法。
抓到现行之后,老蔫带着老头把倒在大街上的垃圾,清扫后给送回了倾倒人家的院子里。
经过北塘文明纠察队的监督和巡视,北塘村的旅游环境大为改观。
村里优美的环境,怡人的景色,文明的村民,无不吸引着游客,也带来更多的游客消费。
赵木生十分明白疏和堵的道理,为方便游客在北塘村入厕。
赵木生安排李显贵,找人在村子主要景观带区域,新修建了两处公共厕所,这两个厕所的建设标准比较高。
外观装修得很讲究,内部居然有暖气设施,厕所是水冲式厕所,打造成为了景观带中的一景。
当年,就是在县城里,也几乎没有这种规格的公共厕所。
这高级厕所,让外地来的游客,真正体会到了北塘村优越的旅游环境。
当然,这种环境也是靠村集体的经济实力来支撑的。
另外,村里的地热资源,给供暖提供了便利,这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
现在,北塘村的种养殖基地异常地忙碌。
王大江又去北京学习了两次,他掌握了更多的蔬菜种植技术。
王大江回到基地后,他发挥专业优势,把北塘村的蔬菜种植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甚至,许多村里的接待户,把本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宣传为核心卖点。
纷纷他们带着游客们,来到北塘种养基地,进行现场参观。
目的就是让客人放心,告诉客人“你们所吃的蔬菜,是我们村自己种植的无公害,纯绿色的蔬菜。”。
有许多游客,在离开北塘村的时候,都要去蔬菜种植基地。
他们都习惯于采购一些绿色蔬菜,带回家里去,让家人品尝。
因此,北塘村的绿色蔬菜供不应求,现在产出的蔬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本村的需求。
经过村里研究后,又扩种了二十亩的大棚,重新招聘了一批员工,来种植基地务工。
基本上,北塘村北边的土地,都用于蔬菜种植了,这里成了蔬菜的王国。
这次,王大江还试种了一批四季草莓。
据说,这是王大江去北京学习的时候,从北京带回来的新品种草莓。
这草莓个头大,吃起来口感好,更重要的是结果期很长,可以不停地采摘哩。
王大江天生就是种地的料,他经过简单的学习,就掌握了草莓的栽培技术,试种的一棚草莓长得特别好,结出了累累果实。
第一批草莓熟了,大江请示了村主任李显贵。
他给各家各户都送了一包,让父老乡亲们先品尝。
结果,这一包草莓却勾出了人们的馋虫,大家都去找李显贵,问还有没有了?买点吃也行。
可种植的太少,不够吃。<
第348章、优化环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