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快到一年的年底,镇里正好总结全年工作的时候。
这一年,因木生和刘立志的良好配合,全镇上下一起努力,各村的产业项目落地发力。
整个南场镇的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综合考核中,名列基层单位第一名,
这个结果来之不易,也让刘立志站稳了脚跟。
在十二月份的全县表彰大会上,南场镇在项目工作,信访等工作中都获得了第一名。
北塘村还被评为了“致富创业先进村”,刘文章上台领了奖。
李月娥干起工作特别认真负责,她每天都在各家各户转悠。
因此,她也最了解村里旅游业的动态。
不过,最近村里又出现了一个新情况,那就是各家所用蔬菜,涉嫌欺诈消费者的问题。
许多人家,都在广告中向客户宣传,家里所用的蔬菜,都是自己家的菜园子种植出来的。
可是,稍微有些种植常识的人,就会发现,北塘村根本就没有几处菜园子。
其实,各户待客所使用的菜,都是去镇上采购的,属于菜贩子贩运的外地菜。
李月娥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她曾经接到多次的客户质询,问及村里菜的出处问题。
这让李月娥很为难,她不知道该如何答复这些游客。
最后,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等我了解一下,村里有种植基地!”。
因为,李月娥笑容满面,很会说话,游客也就没有太较真,这事就算过去了。
过了几天后,李月娥还是忍不住,想去家里找了赵木生,和他谈谈这个问题。
“赵书记,现在有一个新情况,我得向您反映一下。”李月娥开门见山。
“月娥,好的,有啥事,你就直接说吧,咱们都是老搭档了,不用和我拐弯抹角的。”木生回答说。
“赵书记,现在有部分客人质疑咱们的蔬菜来源,说咱们宣传的绿色无公害有问题,我自己琢磨了一下,这确实有问题。”李月娥一板一眼地说问题。
“是啊,许多城里人,来咱这里,就是为了泡温泉,品尝纯天然的蔬菜和水果,咱要是采购有化肥和农药的蔬菜,这确实是个大问题。”木生也认为李月娥说的有道理。
“赵书记,不行,咱们明年盖一部分蔬菜大棚吧,咱们自己种出的蔬菜吃着新鲜,还放心。”李月娥提出了建议。
“对,也可以让游客自己到棚里采摘蔬菜,体验一些农家采摘的乐趣,这就是农业观光游了。”木生也有了新思路。
第二天,赵木生把刘文章和李显贵叫到镇里,他想落实一下村里蔬菜种植基地项目。
“可能大家也听说了,有的客人质疑咱们的蔬菜了,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不是小问题,咱们得抓紧时间解决了”木生对两位村干部说。
“这个问题好解决,村里有地,咱们农民还怕种地吗?干脆,明年咱们少种点其他的,盖上一批蔬菜大棚吧!”李显贵的说法与木生不谋而合。
“对,我也是这么想的,咱们的菜不外卖,就专供村里的旅游经营户。”刘文章也说话了。
既然三个人想法一致,那后续就是研究如何抓落实了。
经过商议,北塘村决定新建二十亩蔬菜大棚。
地址选在大北沟门,这里的土质好,阳光很充足,水源便利。
木生嘱咐二人,说“你俩回去后,要组织一次村民代表会,把这事上会议一下。”。
两位村干部立马答应,然后回去抓落实去了。
第336章、蔬菜大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