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入手,他知道,刘立志是学畜牧专业的,在发改局工作之前,刘立志是在农牧局工作的。
而二道梁村的产业项目,正好是利用村里特有的山场资源,搞养殖业。
这些专业的事,对于科班出身的刘立志,应该是手掐把拿的事,从这里抓起,最容易出效果。
刘立志在听筒里回答”好的,赵书记,我在院子里等着您。“。
赵木生和刘立志在镇政府院子里聚齐,然后二人上车直奔二道梁村而去。
路上,赵木生亲自给二道梁村的书记和村主任打了电话,说:”你们二位,在村委会等着我,我和刘镇长一会儿就到。”。
两位村干部接到电话,都十分高兴,俩人老早就跑到村委会去等待了。
二道梁村的毛书记对李主任说:“我说,今天的党政一把手亲自来咱村,动静不小啊,咱俩得准备一下,留两位领导吃个便饭吧。”。
李主任说:“最近,赵书记忙,很少下乡来,今天带着刘镇长来,肯定是有大事。”。
两个人抽着烟卷,坐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做着各种猜测,等着两位领导。
二十多分钟后,镇里两位主要领导,来到的二道梁村。
两位村干部想把领导让到屋里喝口水,结果赵书记说:“咱们先到养牛场去看看吧。”。
镇村干部一行,转了几个弯,来到了村里的养牛场,村里的牛舍已经盖完,一些基础性的设施,也都建设完毕了。
现在是,有了庙没有和尚,偌大的养牛场里,没有一头牛,整个处于闲置状态。
“老毛啊,你们村的牛咋还没有到位?进度有点慢了啊!”木生开始质问村干部。
“哎呀,赵书记,俺们村的条件,您最清楚,穷得叮当响啊,账上那点钱,就够盖养牛的牛舍,现在已经花光了,没有钱去买牛了。”毛书记说。
“上次开会,我不是说,没钱的话,找我来借吗?为啥没有借呢?”木生问。
“老话说的好,带毛的不算财啊,如果借了您的钱,出现意外情况,赔了钱,我们没有钱还您,对不起您啊,所以,我俩就没好意思张嘴借钱。”老毛接茬说。
“我往外借钱的人都不怕,你们怕啥啊,真是太保守了,老鼠的胆子,这怎么能做成事业啊?”木生有些不高兴。
他把目光递给了刘镇长,刘立志接过话茬,说:“既然不敢借赵书记家的钱,那么,你们敢借信用社的钱吗?如果敢借,我可以帮你们跑手续,另外,今年县里引进一批新的肉牛品种,增肥长膘快,出栏周期短,身体壮实,不爱闹毛病。”。
“刘镇长,村里贷款要抵押的,我们没有可以抵押的物品啊?”李主任说。
“你们村里有荒山荒坡,这个可以抵押,我去帮你们联系信用社,这你俩不用担心。”刘立志说出了解决方法。
两位村干部喜出望外,忙说:“那可太好了,麻烦您给帮忙说说吧,也帮我们联系县里,买点好品种肉牛吧。”。
回到镇里后,赵木生给信用社主任亲自打了电话,刘立志到信用社又走了一趟。
镇上信用社答应给二道梁村贷款买牛,刘立志又联系了县农牧局,给二道梁帮忙购买了新品种肉牛。
不到一个月,二道梁村的养牛场里就有了几十头肉牛,呈现出新的生机。
刘立志还联络着,把二道梁村的饲养员,派到北塘村养牛场学习,提升他们的养殖水平。
刘立志到镇里工作后,成功抓成了一件事,他本人积累了经验。
镇村干部也初步改变了,对新任镇长刘立志的看法。
第334章、抓成一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