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6章、水系施工[2/2页]

北塘村往事 楚风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说你们是完犊子玩意,鼠目寸光,你们总不爱听,将来,温泉水都入户,你们还愁客人不来?咱们可不是就几间房子摆在这里,这就主题游,主题是啥,就是温泉度假,明白吗?”杨半仙自打接受了李显贵的宣传任务,这几天没少做功课。
      别看杨半仙善于装神弄鬼,他可是聪明人,年事已高,脑子还是一如过去的好用,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干他这行的,都不是白给的。
      “谁没事老来这里洗温泉啊?来那么多人,乱腾腾的,怎么过日子啊?没劲!”。
      “你不泡温泉,不代表别人不喜欢,来的游客,都是带着钱来的,他们要吃要喝,更要住,把钱花在咱村里,你想想,咱们村会不会富得流油。人家赵木生干得是功在千秋的大事,别鸡巴背后瞎狗屁呲呲。”杨半仙这小话整得挺硬气。
      说真的,村里的老人们还是有些迷信半仙,杨半仙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经得多见得广,很有一些影响力的。
      尽管现在他老了,貌似不太中用了,可是他的正面宣传,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一些保守派在逐渐接受新农村项目。
      甚至,一些老人还暗地里期盼着,赵木生快点干,欢欢地干,在有生之年能搬进新家,享上几年清福。
      这阵子,村里的杂音小多了,某些人背后的鼓动,已经掀不起啥波浪了。
      农民是最容易满足的,也是最淳朴的,他们已经认识到,赵木生起早贪黑,发展村里的项目,是为了大家过上好日子。
      项目获得认可,人们就会迸发出特别的热情,进而表现在行动上。
      这几天,就有村里的妇女,给工地上的工人送水,有给拿水果的,也有送白糖的。
      村民送的都是日常用品,也不值啥钱,可是,这表明的是一种立场,更是对项目的认可和声援。
      似乎,人们从这隆隆的机器声中,已经看到了村庄的未来,人们都在憧憬着哪一天早点到来。
      等主水道挖成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设计师巧妙地利用了地块造型,水道是蜿蜒曲折的,不是人们想象的一条直水流过村庄。
      有人专门去问了杨半仙,还别说,杨半仙就是有学问,他说这个设计师是大师,很懂风水学,这设计的立意是“曲水合抱”,水亦有情,方可旺财啊!
      随后,杨半仙又之乎者也地白唬了一阵子,人们听得似懂非懂,反正就是设计得很符合风水学的意思,至于杨半仙嘴里说出来文词,人们就没有心思去推敲了。
      自然,许多人也会感激赵晚生,是人家晚生找大设计师给设计的,将来大家过上好日子,可不能忘记了人家赵晚生,赵晚生在北京当了大官,还惦记家乡的发展哩。
      自打新农村项目开工,有一个人陷入了焦虑和矛盾的心情中了。
      这个人就是刘万山,大家还记得,刘万山是北塘村第一个盖起楼房的户,他家的房子,现在也算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好房子。
      听说,这次是置换,就是用老宅换新宅,别人家的房子是三间旧瓦房,能和我刘万山家的房子比嘛。
      换了新房,我老刘不划算啊,这是他最原始的想法,为此,他找过赵广田两次,来探讨这个问题。
      老蔫给出的说法是“觉得亏,你可以不换啊,这事根本就没有强迫。”。
      为此,刘万山一直处于纠结和矛盾之中,他想去找木生,谈谈别的条件,可他不好意思开口。
      水系沟渠挖成型后,工程马山进入防渗处理和坝基施工阶段。

第276章、水系施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