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来到了十一月份。
这是华北北部山区最赋闲的日子。初冬时节,地里的农活早已结束。
树叶凋落,黄花秋叶的景色已告一段落,大地一片庄严肃穆。
山空道冷,一间鹊巢挂在木生家院外的大杨树上,院内大枣树上还稀疏地挂着几颗枣子。
结束了狂风与秋叶的对决,一切都显得平和宁静。
现在,距离木生参加干部遴选还有三天时间。
两个老头也继续助木生一臂之力,帮着木生把百科全书里的重点内容,用彩色记号笔标记着。
正在休产假的刘慧敏把孩子交给保姆,她拿出了所有的业余时间,来帮助丈夫复习,她还押题性质地给木生写了一些小范文。
前阵子,村里出了几起纠纷,来找木生解决,都被慧敏给推到了李月娥那里。
木生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他在做最后的冲刺。
再过三天,也就是十一月二十八日,这是全县领导干部遴选考试的日子。
因为天气有些寒冷,北塘村的大街上十分冷清,几个闲话中心的人们,都转到室内去聊东家长西家短了。
似乎,村里的人们早把木生要考试的事遗忘了,他们话题又转到了谁家赚多少钱上去了。
不是候鸟的喜鹊,完成了一年的繁殖任务。它们站在木生家门外的大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似乎有喜事宣告。
刘慧敏把炉火生旺,安静地坐在木生的对面,看着丈夫因熬夜,而变黑的眼圈,她有些心疼。
可是,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绝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成功。
这几天,刘慧敏一直陪伴在木生身边,尽一切努力照顾他的生活,帮助他复习。
11月27日,吃过午饭后,赵木生开着车,拉着陪考的妻子,悄悄地离开了北塘村。
二人到县城考点学校附近,找了一家宾馆,办理手续住了下来。
木生埋头看书复习,慧敏外出买了一些水果和吃的,她要给丈夫继续加油鼓劲。
转天清早,夫妻二人老早就吃完了早饭。
刘慧敏抓紧一切时间,在给木生讲解答题技巧,甚至,不会的题目,怎么去蒙答案都教了。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慧敏,她的能力和耐心俱佳,辅导木生绰绰有余,她对木生这个学生也很满意。
想当年,木生的木匠手艺也不赖,修理家什的功夫也不比他爹差多少,他绝对是个聪明人。
开考前一小时,慧敏挽着木生的手,亲亲热热地奔向考场。
此时,考场外已经聚集了很多人,都是来参加考试和陪考的亲人。
考场开始放人的时候,木生和慧敏击掌后,带着文具包,转身大步流星地走进了考场。
单从这些考生的面孔上,就能看得出来,年轻人占了一多半。
绝大多数的考生,都是政府机关的普通科员,像赵木生这种村干部身份的并不多。
对于木生而言,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大考,他充满了自信与期待。
好在,这些村干部与年轻的后生们,并不存在竞争。
这次,县里给村干部单独设立了两个岗位,就是想让部分有文化,有能力的村干部脱颖而出,走到更高一级的领导岗位。
慧敏目送丈夫消失在人群中,她此刻的心情有些小忐忑,她是多么希望丈夫能够考出好成绩啊!
在刘慧敏煎熬的等待中,第一科考试结束了。
慧敏迎上去
第214章、进入面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