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身体残疾,赵广文一直未娶妻,光棍一个人。
后来,他领养了一个女孩,取名为“妞妞”,这孩子从小有兔唇,官名为“赵美妞”。
赵广文靠走乡串户干零活,上门维修电器,含辛茹苦地抚养着赵美妞,爷俩相依为命。
为了给孩子治病,赵广文拼命赚钱,先后给赵美妞做了两次手术,孩子总算能够开心地微笑了。
木生想让赵广文来负责养牛场。
他看中的是,赵广文的心灵手巧,还有他自强不息的敬业本色。
赵广文的这些特质,都是北塘村养牛场,最佳的负责人选。
木生等了两天,才在赵广文家里,见到了他。
这些天,他一直在外面跑,修理家用电器,赚钱。
“老叔,我可等您好几天了,您挺忙的呗?”木生开了口。
“木生啊,我这几天忙着给人家修了两台电视机,又去买了一趟配件,快进屋。”赵广文一看是侄子来了,十分地客气。
木生坐下后,给赵广文递上了烟卷,赵广文说“不抽了,肺子不太好喽!”。
“老叔,我就直说吧,我想请您去给村里管牛场,不需要您干太多体力活,您就负责学习技术,指挥人干活,就行。”木生开门见山。
赵广文一愣,然后说:“我没有养过牛,恐怕干不了吧,咱是本家子,可别让人家有看法啊!”。
“老叔,我选您,就是因为您心灵手巧,学东西快,我安排您去三河学习两个月,您是咱们村最合适的人选了。”木生解释说。
“真的吗?那我就试试吧,不行的话,你再另外找人。”赵广文眨巴着眼睛,他没想到自己在侄子的心中,还是个聪明人哩。
“老叔,您好好学,好好干就可以了。美妞找对象这事,您就交给我吧!”木生想给老叔解除后顾之忧。
赵美妞已经28岁,这在农村可算是大龄女青年了,因为有残疾,婚事一直还没有着落。
第二天,赵广文放下了手里的修理工具,坐上班车,去往廊坊三河。
在赵广文走后,木生又组织了两次讨论会,安排人在附近村招聘牛场的工人。
另外,木生还有了新想法,那就是除了养肉牛之外,还要在养牛场养殖一批奶牛。
将来,生产出来的鲜牛奶,不对外出售,主要给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们喝。
这个内部会议讨论的消息,被嘴贱的村干部给传播了出去。
人们抱有怀疑的态度,在背后议论纷纷“这木生想象力太丰富了,啥日子啊,能天天喝牛奶,穷人喝得起吗?吹牛呢?”。
咱们的赵木生没时间去解释这些,他要干的事实在太多了。
就在赵广文外出学习之后,县里有关部门突然来人,有领导,也有技术人员。
原来,这个部门的一把手是晚生的高中同学。
李局长从镇里的报表里,见到了北塘村要发展种养殖业的信息,他也知道晚生的大哥木生当村主任。
这位李局长,带领着局里的业务骨干,亲自到北塘村来视察,也算是送服务下乡。
当然,这里面也有晚生的原因,现在的赵晚生在北京正春风得意、官运亨通。
古往今来,人敬有的,狗咬丑的。
因同学关系和晚生目前的位置,他这位老同学自然愿意给北塘村锦上添花。
李局长一行,在镇里蔺书记的陪同下,视察了北塘村农业生产基地,还专门去了养牛场。
走的时候,李局长撂下话,过一阵子要给北塘养牛场解决一批养牛设备设施。
等赵木生致谢过后,李局长又说:“赵主任,我今年把你们村作为重点扶持村,回去就向上级申请养殖专项补助,不过,这得需要一段时间。”。
现在看来,北塘村的养牛场,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木生每天,都在盼望着赵广文学成归来了。
第183章、谋划牛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