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0章、第一把火[1/2页]

北塘村往事 楚风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人常言“新官上任三把火”。
      可说起来容易,这“三把火”确实不好烧啊!
      木生对于家乡的认知,似乎还停留在十几年前,他长期在外地经营公司,只是春节时,回家待上几天。
      现在的状况是,农村的空巢化初显,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木生看着这些留守人员,生活中的诸多无奈,他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人们从大包干最初,对土地的狂热,到吃饱饭,现在种植粮食的土地,已经大面积种植了中草药材。
      不少家庭是靠购买大米白面,来做一日三餐了。
      绝大多数家庭,主要精力放在了经商,或者无资本,无能力的户,外出务工成为主流趋势。
      经过木生认真调查走访,发现了许多现实问题。
      甚至,有几个在他工地上干活的主力,家里的土地出现了撂荒现象。
      回头看,村里根本就没有支柱产业,有限的资源都悉数外包,村里只收取那点可怜的承包费。
      此刻,木生确实有些后悔,后悔回家来当这个村官,接手这么个棘手的活。
      如果没有新的起色或建树,还是过去的老样子,那我赵木生回来的意义又何在呢?
      现在,就是硬着头皮也得干下去,还得干出个样子来,这是木生最后下定的决心。
      “必须建立起北塘村自己的产业,要靠项目来带动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这是赵木生上任伊始,确立的北塘村发展目标。
      随后,赵木生找到了刘广发书记,把他自己的想法与村支书进行交流。
      “刘书记,我的想法是把村里外包的资源,一律收回,发展咱们村集体经济。”
      这句话,着实把刘广发吓了一跳。
      村里的果园、砖厂、矿山,都是王大军操作承包的,包出去容易,收回来难啊。
      现在,这年轻人居然要收回,其中,还包括木生他爹的果园和浴池!
      “木生,我看,这件事不好办啊!都在合同期内,咱们村委会不占理啊!”刘广发显然有畏难情绪。
      “刘叔,我们可以赔偿给承包人一定经济损失。依我看,村里的砖窑直接就停掉吧,太污染环境了。”木生早已胸有成竹。
      现在看来,木生在北京经商多年,从站位和眼界看,他确实得到了成长,他早已不是多年前的那个小木匠了。
      刘广发属于传统保守型干部,这种大破大立的举措,他是想都不敢想的。
      最终,刘广发在木生讲明利弊得失,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的时候,他也同意了木生的意见。
      其实,在二人整个交换意见过程中。
      刘广发一直在心中,暗自合计着,他想“也好,我正要看看你赵木生的魄力,你赵木生的爹赵广田,就是这次变革中,受到冲击的第一人。”。
      两个党政一把手,形成统一意见后,随后,就是组织召开村级“两委”班子会了。
      李显贵接到村支书的通知,他马上通知了全体“两委”班子成员,到村委会开会。
      此时,北塘村的村委会已经简单装修,镇上拨付了专款,条件比过去好了不少。
      李显贵老早把炉子生好,用大铝壶烧了开水,等着大家。
      赵木生第一个进了院子,他四处走了走,查看了一下村委会的基础设施。
      在他的眼中,这个村委会办公地,还有提升和规范的空间,这都是今后,他要做的事情。
      开会的村干部陆续进院子,实际上,一些老干部,已经预料到最近要开会。
      他们知道,

第160章、第一把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