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纠结爱情[1/2页]
北塘村往事
楚风文学
赵英芳和刘万民的爱情是有一段曲折经过的。
就在赵英芳回到北塘村,开始上小学的时候,两人成了同班同学。
那时候,赵英芳作为单亲家庭的孩子,班里的男孩子总是欺负她。
每当有人欺负赵英芳的时候,刘万民总是挺身而出,保护着她。
当时刘广发在村里当干部,别的孩子也怕他三分,所以,两个人在上小学时,关系就很好。
当然,那时候,两个孩子还小,没有谈恋爱的意思,也就是班里的几个调皮鬼,把赵英芳称为刘万民“媳妇”。
刘万民学习不好,放学回家后,赵英芳没事就和他一起写作业,帮助他补习功课。
那时候,赵英芳也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反正两个孩子是纯洁的同学友谊。
读初中的时候,两人同校不同班,关系逐渐疏远了,几乎没有过多的来往。
初中毕业后,刘万民没有考上学,因为他大哥在外经商,他便回到家里开始务农。
刘广发当干部多年,合作社的时候,他几乎没怎么干过地里的活,责任制以后,地里的活也干不利索,他不是庄稼把式。
刘广发家的土地耕种,自然就成了刘万民和他母亲俩人的事。
刘万民天生憨厚老实,心地善良,具有吃苦耐劳的农民本色,不到两年时间,他把地里的活干得有模有样。
赵英芳回村以后,主动下地去干农活,这对于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很具有挑战性,有些活计她根本就不会干。
在地里劳作的时候,赵英芳偶尔碰见刘万民,自然就会向他请教一些活计。
刘万民对这个小学同学,十分热情,手把手教她,有时候,也会帮她干一些。
特别是在赵英芳劳累,或者有些活干不好,坐在地边发愁的时候,刘万民总是过来安慰她,或是索性让赵英芳在树荫下歇着,他拿着锄头到田里帮着她干活。
那时候,赵英芳对刘万民充满感激,时不时,她也会回忆起小学时,刘万民曾经给过她的保护,这时,姑娘的心里总是暖暖的,荡起一些涟漪。
时间久了,两个人便形成了默契,总是相约着一块去地里干活。
两个人在劳动中,逐渐培养了感情,刘万民总是把母亲给他带的饭菜,连推带让地分给赵英芳吃,两个人共用一个大水壶。
两人感情的升级,是因为一次突发事件。
两年前的一个夏天,正在在地里拔草的赵英芳,发现玉米地里有一根棍子,当她伸手去拿的时候,才发现这是一条蛇,当她想缩回手时,为时已晚,毒蛇咬了她的手。
在她身旁的刘万民,迅速跑过来,立即用嘴吸伤口的血,把蛇毒吸出了大部分,随后,骑着摩托车,把她送到了医院进行救治。
通过这次事件,赵英芳彻底看清了刘万民,一个男人冒着生命危险,给女孩子吸蛇毒,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
赵英芳在刘万民的照顾下,很快康复出院了,二人又开始了并肩劳作。
在工闲的时候,赵英芳红着脸说:“万民,谢谢你救了我,我想一辈子和你在一起。”。
其实,刘万民早就想向姑娘表白了,可是总迟疑,也有些害羞,没想到,人家姑娘先开了口。
激动的刘万民一把搂过来英芳,二人听着彼此的呼吸,感觉着彼此的心跳,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
自此,二人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每天一起劳作,作息时间都是同步的。
刘万民母亲起初以为,儿子和赵英芳是同学关系,是最纯粹的“发小”。
因此,并没有十分注意儿子的感情动向,在母亲的认知里,儿子还是一个大男孩呢。
自从赵二狗窥探到二人的恋爱秘密,人们才开始注意这两个孩子,确实是总腻在一起!
直到有一天,二人甜蜜地依偎在一起的时候,赵英芳突然开口,说:“万民,咱俩的事已经不是秘密了,村里许多人都知道了,干脆,你找个人去我大伯家提亲吧!”。
对于英芳这个说法,刘万民从来没有考虑过,他认为两个人好,无需再找人做媒。
“好的,让我想办法,找个合适的人做咱俩的媒人吧,你放心,我一定把这事办好!”。
英芳的话倒是提醒了他,是啊,还得按照农村的规矩来办。
此刻,另一个扎心的问题,已经摆在他的面前,那就是“父亲到底能否同意这门亲事呢?”。第137章、纠结爱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