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1章、第一楼房[1/2页]

北塘村往事 楚风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村里很多人家,因为出售了牛羊,正在犯愁下一步搞什么副业,可他刘万山倒没有这个烦恼。
      起早贪黑经营窑场的刘万山,一直想要盖北塘村第一家楼房。
      九十年代,城市里的楼房一栋栋拔地而起,而在偏远的农村,能够盖得起楼房的人家,还是凤毛麟角,对于偏僻的北塘村,这几乎不太可能。
      人们刚能够吃饱肚皮,家里的轻壮劳力外出打工,挣下一些钱,条件好的人家,把过去的旧房翻盖成砖瓦房,这已经是比较厉害的人家了。
      这一年,因为姑爷陆永军外出几次推销,这小子掌握了推销窍门,很会摆布舍与得的关系,又揽下了三四个大客户,把管事的人公关的很乐呵。
      目前,刘万山的砖瓦不愁销路,再因为有采购人员利益的裹挟,客户结算砖瓦款的速度很快。
      过几天就是霜降了,天气日渐凉爽,刘万山窑场的旺季已经慢慢过去。
      这一个旺季,除去给采购人员的好处费,刘万山赚下了一大笔钱,他和他的姑爷,现在都成了买卖油子,特别会察言观色,讨价还价。
      褪去起初经营窑场的稚嫩,无论在窑场的管理,还是营销方面,甚至和政府及税务部门打交道,他们翁婿俩都变得异常老练。
      其实,刘万山早就有自己的小想法,他暗地里多次教育刘文里,让他多学习,尽早掌握制砖机操作和维修技术,最好也会跑跑营销。
      小狐狸就是小狐狸,他当然要诡计多端一些,在他的思想认知上,陆永军是姑爷,他毕竟是个外人。
      既然是外人就会有二心,把营销大权交给他,怎么也不是那么回事。
      而刘文里这儿,脑壳有些笨拙,只学会了操作机器,机器有故障的时候,他就麻爪,拆开后就安装不回去,只得搬救兵,让他姐夫来擦屁股。
      至于跑营销的事,刘文里更是不沾边,人一多时,他就说不出话来,天生傻实在,没有一点鬼道劲。
      用他爹刘万山的话说他是“软泥扶不上墙”,他也只能去做他的体力活了。
      刘万山老婆过去是穷怕了,现在家里赚下了大钱,她自是抖起了精神。
      她把自己打扮成了地主婆的模样,每天在大街上招摇过市,显示她的富贵。
      村里的妇女们已经摸清她的脉,总是夸她有钱,长得好看,富贵相等等好听的话。她一挨夸,就要出手大方,给在场所有人买吃喝。
      为了这件事,刘万山没少骂她,可是,再听到奉承话,她还是照买不误!
      她和老蔫媳妇王翠花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人家王翠花大户人家出身,嫁给老蔫后,特别会过日子,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十分成功。
      每个家庭的优秀子女,几乎都和母亲的言传身教有一定的关系,人们只是羡慕老蔫家的孩子有出息,都没有深度思考这背后的真正原因。
      赵四凤如果在她的原生家庭成长,也不可能这么优秀,环境因素还是很重要的。
      刘万山老婆还有一个癖好,那就是数钱。
      刘万山赚的钱本来要存在信用社,多少有些利息,可是他这个老婆很奇葩,非不让他存,她要亲自保管,怕信用社给弄丢了。
      刘万山偷着存了两次钱,被他老婆知道后,一哭二闹三上吊,老刘实在没办法,只好再取出来,交给她保管。
      她用一个红色的小木箱,装着这些钱,每天都要从那小红木箱里把钱拿出来,手指头蘸着吐沫,点数上两三遍。
      而且,她藏钱的地方也很特殊,她把钱藏在她家的菜窖里,每天至少要上下菜窖一次。
      就在翻盖房子手续办下来的第二天晚上,刘万山再次组织召开家庭会议。
      他清楚这盖楼的事,可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说说那么简单,必须得开会研究一下。
      “文里,你在建筑工地待过,你说说咱家的楼房怎么盖吧?”刘万山先把话题甩给了儿子。
      刘文里吭哧了半天说:“

第131章、第一楼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