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2章、玉米制种[1/2页]

北塘村往事 楚风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初春时节,闲不住的庄稼人,已经开始土地上的劳作,他们都想从这土地上获得好收益。
      王大军又跑了两趟乡政府,他把技术员和玉米种子都带回了村里。
      回到村里后,他把技术员的住处安顿在村部,同时整理了会议室,用来组织培训会。
      技术员对北塘村地形进行了考察,他认为这个相对封闭的村庄,形成了天然的隔离区,非常适合玉米制种。
      随后,王大军陆续组织培训会,人们在培训会上学习了拌种,去杂、去劣,父本、母本、去雄等新知识。
      自从搞了责任制后,除了正月的闹元宵,北塘村一直都处于平静中,过去那个人喊马叫的村庄,总是被生产队长的哨音驱动,只要队长的口哨一响,大家都急忙慌地上工,晚了会被罚扣工分。
      现在,大家都分开单干了,各谋各的财路,谁还有心思去聚会啊!就连晚上的娱乐场,都清淡了不少,除了几个铁杆票友,就是一帮小孩子嬉闹玩耍。
      看着过去不咋地的穷户,日子一天天见强,个顶个都土地爷放屁,开始神气起来。
      谁不心红眼热啊!只有几个身体有病的老汉,下不了地干活,没事在村部的东墙根晒太阳,聊着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老话。
      当然,最近这些老汉的话题,都转到了刘万山家,嗨,上哪里去说理啊!过去最操蛋的刘万山,现在也抖起了精神,人家儿子娶个漂亮川妹子,这就够让人羡慕了。
      可是,更让人接受不了的是,这小狐狸的窑厂,买了现代化的设备,厂子来人给安装好了。
      试车那天,就像赶大集似的,在家的老少爷们、妇女小孩,都聚拢到了刘家砖窑上。
      好家伙,只见师傅一摁电钮,机器就轰鸣着转动起来,干爽的黄土,再加上水管子里的水,砖坯就源源不断地从传送带运出来了。
      我的乖乖,这机器可太厉害了,简直把大家惊掉了下巴,这砖就像流水似的,往外出。
      照这个速度下去,这钱还不都让小狐狸家赚了!现在国家正大搞建设,买砖的人都抢着上门定砖,还都是先付款,就这样,还供不应求呢!
      把好多人看的直眼红,也有人围着村子转过两三天的,也想选个新窑址,可别处根本没有适合烧砖的土,只好返回家去喝酒、睡觉。
      小狐狸就是小狐狸,这小子就是精明,现在让他抢了先,别人只能是望窑兴叹,说一点不咸不淡,酸溜溜的话了。
      唉!没能耐,思想又保守,眼红人家小狐狸有屁用,只能继续到土地里刨挖,讨生活了。
      合作社时期是大锅饭,只要混够工分,不论稀稠,总能有一份。现在,你穷,你得自己想办法致富!你懒,那你就穷着吧!没人可怜你!
      这次的玉米制种,也算是新生事物,许多人可不想再错过机会,去拍大腿响!
      村部里的培训班开得很红火热闹,在家留守的人们,都坐在这里,还真有点小学生的意思,认真地听技术员讲解玉米制种技术,文化好点的妇女,还拿了学习用的笔记本,记上三五篇笔记。
      文化素质低,理解能力差的妇女,围着讲课老师,问东问西,甚至问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话题,也有雌雄不分的。
      老师一急眼就说“你就是雌的,你家老公就是雄的”。
      个别女人老不乐意了,说:“净瞎说,俺还是黄花大闺女呢!哪里来的老公啊!”,引得大伙哄堂大笑。
  &n

第112章、玉米制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