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妈,我爸买了队里的牛棚。”还没有进屋,晚生就先告起状来。
“什么?你买了牛棚,多少钱,怎么不和俺商量下。”妻子王翠花埋怨道。
“八百块,当时没时间商量啊。”老蔫陪着笑脸答道。
“哎呀,你个老蔫,不过了是咋地,再说咱上哪儿弄这么多钱去?”翠花继续埋怨道。
“我这里还有点,不够去大哥那里再借点呗。”老蔫把最后这点私房钱也一块搭上了。
其实,自打上次去王校长家串门回来,他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为了这想法掏光私房钱也是值得的。
说是牛棚,可是整个结构就是正经的房子上盖,只是下边差点劲,实际上,全队里也就老蔫真正买得起这房,其他人家也是瞎起哄,肚子都吃不饱呢!哪来这些闲钱买房子啊。
“你忘了,当年俺爹被定成了地主,挨了那么多年的批斗,你原来就是中农,再买了这些产,非定你个地主不可,我可不想当地主老婆,再遭那份罪。”翠花真有点着急了。
“都啥时代了,现在也不时兴这个了,我听王校长说了,只要不犯法,谁有本事,谁就赚钱,谁就过好日子。”老蔫充满信心地答道。
第二天,老蔫凑够了八百块钱,把队里的三间牛棚买了下来。
随后几天,老蔫被抽到量地工作小组帮忙,还是操练他的木匠老本行,帮着做些辅助性工作。
因为大家多积极性高,起早贪黑地干,不几天测量分地块工作就完成了。
最后,生产队里再次组织各家代表开会,全队的人们都聚在队部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先组织对生产队里的牲畜抓阄,先确定抓阄顺序,然后便开始抓阄。
老蔫让晚生伸手抓的阄,分得一头母牛,一匹马和几只羊,晚生帮着爹牵回了家,老蔫看着牛犄角上的编号,仿佛是在欣赏一件书法作品,格外兴奋。
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到地里,好像唱大戏似的热闹,木生被队里定为量地的人,拉着公绳走在前面。
老蔫也是很忙,跟在后边钉界桩,一阵忙活过后。先是抓了一轮抓阄顺序,随后便按着抓阄顺序开始抓地。两天半的光景,北塘村二组的土地便分完了。
联产承包后,人们的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每家每户都在做着春耕备播的准备。
分产分地后,整个北塘村二组,立即呈现出人勤春来早的景象,人们憧憬着、忙碌着,紧锣密鼓地做好春耕备播的各种准备。
人们都盼望着靠自己的辛苦劳作换来一年的好收成,从此不再受饿肚子之苦。
第八章、包产到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