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棠之前处的那个叫杨为民的对象,无论是家里条件还是个人条件配堂妹都绰绰有余,可却被她甩了,于莉便关心的问了起来。
于海棠跟姐姐、姐夫没有避讳,直接说是怕被男朋友影响。
“那你准备找个啥样的?”
于莉问出了跟李向前同样的话。
她这么问自然是有原因的,于海棠找对象的条件要求不算低,能找个像杨伟民这样的并不容易。
于莉没有注意到,在她问完这个问题之后,于海棠隐晦的瞟了一眼她的丈夫。
“没想好呢,我不着急。”
“遇到好的就要抓紧,就像我跟你姐夫一样,千万别这山望着那山高,到时候啥也捞不着。”
于莉告诫道。
“我知道了,姐。”
说完于海棠的婚恋问题,于莉又叹了口气。
“还是你赶上的时候好。”
于海棠立刻就明白了堂姐叹气的原因。
“姐,这都是国家政策,谁也没办法。”
于莉道:“我也知道,可我就是担心。于敏和于强从小长在咱们燕京城,从来没离开过家,现在让他们跑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去劳动,人生地不熟的,我能不担心吗?”
自去年开始,国家就开始号召城市里的知识青年去劳动,这波风潮刮了半年多,终于刮到了自家。
从年初开始,街道就一直在动员各家各户响应国家政策,每家只能留一个孩子。
于家三个孩子,老二于敏和老三于强都在上高中,正好在劳动的要求范围内。
老大于莉已经结婚,肯定不能去,正好可以留在城里照顾父母。
于莉一家人为此没少发愁。
李向前道:“实在不行就不去嘛,街道又不是强逼着他们去。大不了就是没工作,不行咱们养着。”
这年头到外地劳动名义上是自愿的,但实际上会有各种各样的软性条件来逼迫着你不得不去。
就比如说工作这事,于莉和于强现在都在上高中,考不上大学就可以直接参加工作,工作都是分配的。
如果他们俩不响应政策,那么街道就不会给他们分配工作。
这时候老百姓的生活艰难,家里多一个张嘴吃饭的,压力就大一分,没几个家庭能承受两个孩子没工作待在家里啃老的压力。
不过这种事对于有着李向前这个女婿的于家来说,根本算不上问题。
丈夫的话让于莉心中很是甜蜜,但一码事归一码事,就算弟弟妹妹不去下|乡也不能把这份压力转移到丈夫身上。
“有个好姐夫就是好!”于海棠哈哈笑道。
她是赶在政策发布之前工作的,自然无需担心这种事。
“别听你姐夫瞎说。政策都是国家定的,怎么可能不去?就是拖一段时间罢了。”
第155章 请小姨子吃饭[2/2页]